这个时期的华国,还没开放,在国际上影响力也低,许多人也就只知道有这么一个国家,其他都不太了解,在他们看来,就是一个很神秘的国度。

于是,三人问了苏茉一上午华国的事,苏茉也一一认真给她们介绍,不遗余力宣传自已的国家。

中午,四人一起去那家8块钱的自助餐厅搓了一顿,庆祝苏茉这个新室友的加入。

下午,便各自活动去了。

下午的时候,顾老师从波恩市过来了,给三人发了下个月的生活费,并让他们开了个银行账号,以后的生活费按时打进他们的银行账号里。

同时,也带来了一个好消息,下个月大使馆有人回国,让他们可以写信,他带过去,托大使馆的人带回京市帮他们寄。

德国与华国目前并没有直通航班,要寄信回国是很麻烦的,得先到他国再转寄,信件非常容易丢失,而且时间还特别长。

苏茉他们过来后,也就只通过大使馆那边,给京市报了个平安,跟家人是没有联系上的。

能写信三人自然高兴,赶紧都写了厚厚一封,托顾老师带去。

*****

开学后,三人沉浸在忙碌的学习中。

虽然他们已经在国内学了2年的德语,但涉及到专业词汇,还是有许多不懂的,除了语言方面的困难要克服,还有专业的知识要攻克。

幸而西德1963年就开始实行双休制,这缺的基础,苏茉便利用双休日和休息时间猛补了。

每天起早贪黑,忙得脚不沾地,苏茉的室友看她连吃东西都拿着本书在看,也是暗自佩服。

这天下课后,宋平之过来找苏茉,告诉她周日有个华人聚会,大家都很想认识他们,希望他们能够参加。

苏茉来这里,一是为了学知识,二也是为了拓人脉,自然没有不答应的。

第402章 探讨(修)

出了聚会的餐厅,宋锦之就饶有兴趣的对苏璟道,“你这个堂妹可比你们家那个冒牌货强多了。”

瞧宋锦之那样子,苏璟赶紧打断:“别打她主意,我这堂妹可是结了婚的,孩子都六七岁,她丈夫可是华国军人,可不是你能随意招惹的。”

宋锦之吃了一惊,“那边现在这么早结婚了?”

“她结婚是挺早,不过她好像也27岁了,只不过人长得好,显年轻而已。”

宋锦之“嘶”了一声,道:“她丈夫是军阀?”不然能娶到这样的大美人?

苏璟:……

“都什么年代了,军阀早没了。锦之,你们要是真有想趁着这个机会往国内发展的想法,你还是抽时间好好了解一下那边的情况。”

宋家举家出来的早,那个时候,国内还是有军阀存在的。宋锦之是在这边出生的,从没有回过国内,对国内的情况,都是通过老一辈的口中了解的。

宋家在国内已经没有嫡系亲戚了,对国内关注的少。不像苏仲清他们,建国前才出来,又因为还有个弟弟在国内,对国内的情况时常关注。

苏璟这次过来,就是听到国内要改革开放的消息,过来跟宋锦之商量的。

他对国内的市场,十分看好。近10亿人呢,一旦放开与世界接轨了,那可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而且国内工资低,用工成本低廉,随便做点什么,那都能赚的盆满钵满,十分值得去分一杯羹。

虽然进去的门槛不好拿,但他苏家还有一脉在国内,而且社会地位不低,比起其他家来说,更有竞争力。

只是,他现在刚从爷爷手中接手家族生意,大伯那边还有许多阻力,他能调动投入国内市场的资金不多,这才过来找宋锦之。

他之前听他说过,想带领家族转型,如今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