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任何温暖的色彩。

当陈与禾再?次抵达这个国家,涌入她记忆里的,是无尽的贫穷和窘迫,是漫天风雪中, 她踉踉跄跄地推开一扇扇门去寻求一个兼职的机会, 是独在异乡、孤立无援的伶仃。

陈与禾因为有些私事?要处理,所以比同事?们?提前了几天抵达柏林。同时, 她希望先把食宿都安顿好后, 给第一次来柏林的同事?,尽小半个“地主之?谊”。

项目正式启动后, 陈与禾提前做的任务规划书起了大作用。

虽然每天都有不同的大大小小的意外发生, 但?大家的劲儿都朝一个方向使,还算进?展顺利。

第一个阶段,绿氢的同事?兵分两路。

一路负责跟光伏企业柏林分公司的负责人谈合作项目。陈与禾则负责开发两到三个能源合作社谈应用示范。

这两部分工作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在德国的第一个示范项目,陈与禾并不打算贪大,也并不是非要选址在首都柏林。

她知道, 绿氢单枪匹马,不可能一下?子就?能进?入大型项目。绿氢在德国的市场定位是家庭储能,所以陈与禾的主要目标是距离城市较远的小镇或社区。

陈与禾虽然在德国待了几年,但?她那几年忙着学习和生存,只?涉足过这个国家非常非常少的一部分国土。

为了方便, 陈与禾租了一辆车, 请了一个当地的向导。陈与禾和李杭每天都奔波在路上?, 在各个小镇流连穿梭,走到哪里天黑,就?在哪里住下?。

刚开始, 李杭还很兴奋,这样的行程简直称得上?是带薪旅游。但?接连碰了一个星期的壁过后,再?瑰丽的风景也激不起年轻男孩的兴趣,他变得耐不住寂寞,兴致明显不如?刚来时那么高昂。

异国他乡的日子并不好过,好在工作繁忙,每天都过得很充实。

随着时间推移,陈与禾事?先制定的计划在一步步的完成。

第一个月,他们?初步确定了光伏企业的合作意向,同时,吴浩帆在国内启动签约前的考察事?宜。

第二个月,光伏企业签约完成。陈与禾跟萨克森州的一个小型社区达成了光伏-固态储氢应用项目的初步意向。后续取得许可,针对当地特殊要求进?行施工,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