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像是个名字,也像是个称呼。

为什么对这个印象深刻,是因为这个年代,姓氏后面加个“工”,就顿时有了身份地位。

尤其是现在,知识分子突然被人艳羡的近些年。

不是她想像力丰富,而是在后世看到了太多这个年代因为国家工程项目而隐姓埋名的人。

要不是之前二蛋说了那个老头,再听大蛋的话,她也不至于联想到这个地步。

或许,大胆想一下,外语老师跟大蛋的原生家庭是认识的,起初听名字,或许没想那么多,然后见到大蛋,看到他的眼睛,才敢肯定这是他认识的人?

真要是这样,以前的朋友逐渐登场,那他的家人还会远吗?如果真到了那一天,有血缘关系的人找上门,那大蛋还能留下吗?

这样想着,苏青湖忽然升起不舍。

不行!

她得给陈列写封信问问,这孩子写在他们户口本上,是不是被孩子曾经的监护人指定的?

如果是,那这孩子不至于再重新适应一个新环境,还能留下。

至少,她有财力物力人力让孩子想做什么做什么,想往哪个方向发展就往哪个方向培养。

她可以给孩子多项选择,也可以给他们试错提供强有力的后盾。

想完,苏青湖回屋,开了台灯,写信!

写完,自己生气了。

万一大蛋毫不犹豫跟别人走……

那她会是真生气!

多好看多聪明多会分担家务的孩子啊,凭什么就要给别人!

脑子不自觉往预设的最坏方向奔跑,以至于苏青湖迁怒别人,在小本本上记下了陈列一笔。

翌日一早,更是给孟女士和陈柏大早上打了个电话。

那边也说不清楚,陈列都没跟他们讲过,他们怕涉及什么秘密,也不敢细问。

自此,这个问题只能等陈列回信了。

第356章

最近几天,大蛋二蛋觉得,苏青湖看他们的眼神有些不太对。

这种状态,一直到他们和钱多枢上完最后一天的外语特训课,都没能消弭。

兄弟俩正月十四来上课,是带着苏青湖给他们准备的谢师礼来的,上了半天课,中午走的时候,还又带了还礼回家。

老师给他们准备的礼物,是厚厚一本英语词典和一叠外语读物,也算是对他们未来的期许和鞭策吧。

二蛋抱着英语词典下了公交车,还有些不敢置信,“这词典那么厚,得背到猴年马月啊……”

光是想想都能打个寒颤。

“哥,你说,咱妈会不会心血来潮,叫我们背词典?”话出口。不等大蛋说什么,二蛋已经倒吸一口凉气了,“我怎么感觉很有可能呢?!”

大蛋:“多学点儿东西,有什么不好吗?”

“……多学点东西,没有什么不好,但是”二蛋砰砰拍了拍手里的大部头,“这么厚,这么多,啥时候能背完?”

“每天背几页,总会背完的。再说,有些单词是我们认识的。”大蛋看看他,“平时多注意,看到单词就记下来,词典就能少背一个单词。”

二蛋:“……”

哥哥说的好有道理,但是他感觉还是有哪里不对……

“对了,哥,你小时候在国外啊?”二蛋跟着大蛋往家走,一边走,一边好奇问道,“后来又为什么回来了啊?你家里人呢?”

他们已经不是不懂事的孩子了,自从知道姓氏代表的意思,就知道,他们和陈家没有血缘关系。

他反正记不清了,总之有记忆的时候,已经有陈家爸爸了。

但是哥哥好像还记得以前的事情?

大蛋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