鲢鱼之美,全在于头部的精华。

它身子肉柴,人们不爱吃,但鱼头的肉质却细腻,刺少不说,里头还有半透明的果冻状物,用筷子一戳,颤颤巍巍,吸到嘴里,滑溜溜的,满满的胶原蛋白。

她拎着鱼,又问阿翁能不能在河沟里摸到螺蛳,若是能的话,她明日还来这里守着。

那阿翁看她是个年轻的小娘子,好心提醒道:“不瞒小娘子,这螺蛳到处都是,长竿网探到水底面,来回拖拉一番就是了

只这螺蛳吃着麻烦,要砸开尾,用针挑,吸半天嘴肿了都吸不上来,连村子里头的穷人家都是不吃的。”

除了有些人家盖房时,会把螺蛳壳拌入泥土砌墙,结构轻巧,盖出的房冬暖夏凉,很是适宜。

史如意在心里啧啧感叹几声“暴殄天物”,决心要让这宝贝螺蛳大放光彩,笑道:“阿翁尽管捞就是了,我会做。若是做得好了,这螺蛳肉吃起来劲道,比吃肉还爽快呢。”

那阿翁看她坚持,自然是千肯万肯,第二日便如约提了一木桶的螺蛳来。

买回来螺蛳,要用桑剪割掉“屁股”,再倒入一盆清水中养一养,去掉泥沙和土味,好以玉洁之身端上餐桌。

拿来磨浆的米是陈年的老米,史如意特地拐到紫烟那米粮店买的。

紫烟虽还未正式过门,点数算账,指挥伙计,俨然已是一副管家娘子的作派了。

她给史如意拿今年的响水新米,史如意还不要,紫烟叉着腰,摇摇头,怪道:“人家买米,都是拣着今年的新米好米,如意你倒好,特意来要这陈米。”

伙计帮着把陈米码到板车上,史如意回头,朝紫烟招招手,乐道:“紫烟姐姐说对啦新米做不出我要的味来,还偏要这陈米才行呢。”

大米要过浸泡、磨浆、蒸煮、挤压四道工序,选用陈米,是为了做出来米粉有筋道,弹牙又不易折。

再经发酵之后,粉的外层多了一层米油包裹着,晶莹剔透,色泽光鲜,就算和螺蛳汤一起混煮久了,也同样清爽不腻。

猪大骨吊高汤,汤里加入一羹勺的米酒,避腥。酸菜丝、酸豆角丁、黑木耳、猪肉并螺蛳,和香料一块下了锅爆炒,再整锅倒入骨头汤里熬煮。

到这一步,螺蛳的香味便已经被猪油完全激发出来了。

温妈妈在院子里搭完鸡笼圈子,在地上放两只豁口的大碗,一只倒了半碗米粟和玉米碎,另一只装了清水。

鸡笼里十几只毛茸茸的嫩黄小鸡,是邻居吴二婶给的,一听温妈妈说想养鸡,就巴巴地送来了,还夸她们端午送的肉粽和黄枇杷好吃。

小鸡似乎是把温妈妈当成了母鸡,叽叽喳喳地围着她转圈,叫个不停。

温妈妈闻到香味,直起身子,才意识到肚子饿了,打井水上来净了手,回到屋里,帮史如意炸腐皮和花生米。

她望了一眼天色,忧道:“香菱这个点还没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