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好一会儿,周余缈才轻轻推了推他,仰起脸时眼尾有点红。
“你该走了。”
“我先陪你熟悉环境,晚一点没关系。”
“好。”
…………
周余缈蹲在农业大学试验田的埂上,手里拿着本子在记录着新种植不久的水稻。
这已经是第三季,第一次某种肥料施多了,导致出现了某种病变。
还有一次是稻瘟病。这次可千万不能再出差错了。
最后一份实验种子已被她用完。
不知不觉间她已经来到这学校两年了。
两年间学到了很多东西,不是理论上的纸上谈兵,而是实打实实践出来的。
如今已是秋季,广东的天气还是如同夏季般炎热。
额角的汗顺着她脸颊往下淌,滴在脚下稻田中晕开一圈圈小涟漪。
她却浑然不觉,似早已习惯这种高温。
眼里只盯着那几株刚抽出新叶的稻苗。
叶尖带着健康的嫩绿,根须在湿润的土里扎得扎实,比上周刚移栽时精神了不少。
她在笔上记录着这一切,脑中回想上一次种植踩的坑。
“缈缈!李教授让你去实验室一趟,说上次送测的稻种发芽率数据出来了!”
师姐凌薇从田埂那头跑过来,老远就喊。
周余缈直起身,用手背抹了把汗,脸上沾了道泥印也没顾上擦,眼睛亮如繁星:
“真的?”
这批杂交稻是她跟着李教授做了大半年的课题,从选种到杂交授粉,熬了好几个通宵盯着培养箱。
期盼着发芽率能比常规稻高,没想到真的成了。
“我哪敢在这种事上开玩笑。”
她跟着凌薇往实验楼走,路过宣传栏。
上面贴着张红色喜报,标题加粗写着“恭喜我校周余缈同学培育出高产玉米……”
“你这的喜报,”凌薇撞了撞她胳膊,打趣道,“这都贴了半个月了,听说白校长去其他学校交流时还不忘夸奖你,逢人就炫耀挖到宝了。”
周余缈抿嘴笑道:“师姐,你就别打趣我了。”
“这哪里是打趣,我就没见过比你更厉害的学生,教授都不止一次夸你了。”
……
刚进实验室,李教授就举着张数据表迎上来,镜片后的眼睛发亮。
“余缈,快过来,这次发芽率89%!比预期还高三个点!”
他把表摊开在桌上,指着数据说,“下周去湛市的试点田,就用这批种!”
“教授,我可以一起去吗?”
“当然,这次操作讲解就全交由你负责。”
“好,我会好好准备的。”
“嗯,”李教授重新将数据表收好,“这次一期的水稻种得怎么样?”
她这学生基础知识扎实,有的方面见解他都自愧不如。
就是实践操作差了点。
“这次比前两次好多了,放心吧教授,这次不会有问题。”
她拍拍胸脯保证。
“行,你先回去准备。”
………
她刚从实验室出来,刚想再去试验田看看,传达室大爷喊住她。
“周余缈,你的信!又是从北方寄来的。”
她接过信封,指尖触到熟悉的硬朗字迹,嘴角先扬了起来。
陆安和去年九月份如愿考进了京市国防武器研究院。
他本来嫌太远不想去,被她骂了一顿后老实了。
他的工作特殊,两人几乎都没通过电话,全是写信。
他总在信里说每天有多忙,有时连轴转几天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