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宝钗也不是个傻的,知道抓紧自己剩下的那部分假装,任王氏怎么暗示,就是不松口。

王氏对此虽然不满,但总是在暗中挑刺,在贾宝玉面前挑拨她们夫妻二人的情分。

贾宝玉被暗示得多了,自然觉出味儿来,但他这个人向来不通俗物,只觉得王氏和薛宝钗为了这点黄白之物实在庸俗,越发不敢出现在她们二人面前,只会躲清净。

王、薛二人之间的矛盾并没有因为他的躲避而消减,薛宝钗开始在贾母面前卖好,争取管家权,二人的情分早已消磨干净。

四大家族开始在朝堂中逐渐失了话语权,这一点随着太上皇越发虚弱的身体愈发明显。

皇帝之所以容他们到现在,也不过是碍于太上皇横插一脚,只要太上皇驾崩,这些家族自然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偏偏一个个都没有察觉,一个劲儿地谋划着攀附拉拢朝中大臣,生怕皇帝抓住的把柄太少。

覃明月都替他们捏了把汗,开始操心儿子女儿受贾家牵连,贾探春这些年早已过了相看亲事的年龄,但覃明月并没有逼着她嫁人,甚至隐隐感到后怕,若是贾探春出嫁,受到贾家影响,被打杀或者卖出去,这些风险她不可能让贾探春来冒。

最好的结果便是,能稍加运作,被派出去做个几年官避避风头最好,贾环如今的身份太过敏感了。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林黛玉的事,林黛玉如今已成婚,两口子住得离林府并不远,林如海亲自挑选考察的人,与贾环同一批殿试的状元郎。

虽说此人家境比不上林家,但好歹也是书香门第,长得仪表堂堂不说,人品也不错,家里人口简单,没什么弯弯绕绕。

至少目前看来,与林黛玉颇为合适,有林如海护着,根本不会受什么委屈。

覃明月没想要自己这一掺和,林黛玉会走向这个结局,不过至少比在荣国府香消玉殒要好得多了。

贾探春虽可惜林黛玉成亲之后没以前那般可以和她忙着生意上的事情了,但如今她活得也颇为洒脱,凭着一股子拼劲儿和野心,愣是开了不少分店,如今身家颇为丰厚。

这令她十分满意,甚至见覃明月苦恼她的事情时,主动提出可以招个入赘的,就算到时候她们落魄了,也不会让他爬到她头上来。

覃明月反思了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是不是有问题,结果她一个后世之人,被贾环、牛娃子以及贾探春三人嫌弃太过古板了。

好吧,这样一想,贾探春的婚事倒也不用着急,覃明月又心安理得地苟了起来,会赚钱的女儿,有出息的儿子,接下来便是躺平的人生了,覃明月心里想得美滋滋。

没几个月,太上皇驾崩,皇帝罢朝数日,以示哀痛。

其中,跟随太上皇多年的老臣更是决绝,直接自杀追随太上皇而去,皇帝见状更是感慨其忠心,派人送了一批赏赐下去,全了他们忠义的名声。

第257章 抄家

当然,也准其子回去守孝三年,一时间朝中太上皇的老臣竟然只剩不到几个了。

剩下的老臣一时间只能进退两难,他们都是老狐狸,看得通透,先前那几位,哪里是因为忠心而追随太上皇而去的?不过是为了保全家人罢了,不然以他们当初做的事情,抄家都算是轻的了。

但剩下的都是怕死的,留下来也只打算放手一搏罢了,毕竟太上皇刚走,皇上若是逼得太狠,难免会让人觉得太过寒心。

朝中自是又风平浪静了几个月。

皇帝的位置越发稳固,如今太上皇手中的权势随着太上皇的驾崩,除了已经有异心的,大部分都已经归他所有。

朝中又开始提拔一批人才,将前面的空缺顶上,这批人都是皇上的人手,前途自然是不可限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