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真是母子,纪青梧准确无误地站在了昨晚元珩罚站之地。

许是为了方便,她还换上了永王府侍女的衣裙,裙摆没有繁复的花纹,只是简单的水粉色。

纪青梧的站姿乖巧,又笔直向上,像是开在勤政殿墙面的一朵新荷。

这朵“新荷”,有点儿心虚。

自打段鸣风离开后,纪青梧就感受到来自某人的目光,正对自己从头到脚进行细致地扫视。

纪青梧全身绷紧,想起昨夜为了保护元珩,她都说了哪些以下犯上的话。

没有小家伙在身边,她的心气也不足了。

纪青梧硬撑了一会儿,还是没撑住。

她主动走到殿中央,在御案的台阶下停下,抬眸看他。

几乎在她抬头的一瞬,赵明琰就开口道:“有何大事,一大早就在门口巴巴地等朕。”

纪青梧眼底带着诧异,自己哪有眼巴巴地等着,一定是他看错了。

她抿了抿唇,先将别的事压下,试探地问道:“陛下应该没有责罚珩儿吧?”

等她来了近前,赵明琰反而不再看她,淡淡地道:“你来就是为了这事。”

纪青梧摇摇头,道:“问完这个,还有件别的。”她不放心地又问道:“陛下该不会真的罚珩儿了吧?”

一大一小的脸在记忆中重叠,赵明琰有感而发地道:“你还知道关心元珩,他比你省心多了,回宫后的认错态度极好,朕可没罚他。”

得了肯定的答案,纪青梧才放下心来:“那就好。”

赵明琰拿起右手边落在最上头的一本折子,随口道:“好什么好?对你来说,可算不上好事。”

对她来说?不算好事?

纪青梧对他的话有疑,目光追随着他的动作,才注意到皇帝的案上,几乎摆满了奏章。

赵明琰垂眸看了眼奏折中的内容,就沉着脸摔在案上,也不知道里边写了何事。

这些奏折,都是前些时日,由苏峰岳在中书省代审的,陆倦熬了个大夜,将其整理出来后,整整齐齐地摆在御案的最右侧。

以目估计,大概有一百余册,全部都要重审再判。

背负沉重政务压力的皇帝,难免溢出丝烦躁情绪,但多看台阶下的人一眼,就能平静不少。

纪青梧实在不解,轻声地问:“陛下的话是什么意思,为何珩儿不受罚,对我来说,不是好事?”

就算只是听着她的声音,赵明琰心中都平和不少。

他将看过的奏折重新拿了起来,语气发凉地道:“你可是想护着元珩?”

纪青梧眨了几下眼睛,自己的问题,和他的回答,这两者之间的关联是什么......

她听不懂,还是点了点头:“我当然想护着珩儿。”

赵明琰的余光瞟见她的眸光又亮又闪,就算他此刻是沉着脸的模样,她也没有惧色。

胆子真是愈发大了。

“元珩若是犯错,都记在你头上,由你来领罚。”

闻言,纪青梧眼中的光,瞬时黯淡下去,好看的唇形也微微拱起,不难看出,正在心中腹诽他。

纪青梧确实不忿,难怪武肃帝没有责罚小家伙,原是在等着她呢。

可哪有儿子犯错,要母亲受罚的,这不是倒反天罡吗?

但这不平等条约对她太有吸引力,她一直想保护元珩,以补上这么多年的缺憾。

再说,小家伙那么懂事明理,能闯什么篓子......

纪青梧没再多虑,挺胸抬头,脆声地道:“可以!只要陛下说话算话。”

赵明琰垂下眸子,从笔架上换了支狼毫,又蘸上朱墨,唇角勾起笑意。

他在折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