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才能明白。

“从前对皇后娘娘多有得罪,”吴太夫人的神情晦涩难明,低声道,“还望娘娘大人不记小人过。当年种种过往,都是老妇的默许才能成行,请娘娘将一切罪责加诸老妇一身,对侯府高抬贵手。到底,娘娘……的胞兄也在侯府养了七年。”

绍桢叹了口气。吴太夫人是看着她长大的,又久历世事,能看出来也不奇怪。

“太夫人坐吧,”她没有否认,淡淡道,“这些事过去太久了,我和侯府也很多年没有往来。血缘在这儿,虽然斩不断,但我想太夫人也不会忘记,我是怎么从侯府出来的。希望侯府上下都能明白,你们在我这儿并没多少情谊,我不为难你们,也不会恩宠你们。若侯府有人敢借我的名头在外肆意妄为,我是不会容情的。请太夫人转达我的意思,好生约束侯府。”

吴太夫人立刻应了是。

绍桢微微颔首,端了茶杯暗示送客,吴太夫人却低下了头,像没瞧见似的,闲谈一般另起话题:“近日来京里出了件事,不知道娘娘感不感兴趣,老妇说来给娘娘解个闷。”

不等绍桢回答,她便径自说了下去:“听家里几个爷们回来说话,皇上正与朝臣商议立小皇子为太子之事。可有个进京赶考的黄姓书生,忽然纠集了一群待考的举子,在贡院外联名上书请皇上立叶废妃所出的皇子为太子,并将叶废妃迎回后宫,以正名分。这实在是无稽之谈,想来定是有人指使,很快便能见个分晓。老妇说与皇后娘娘逗个乐子。”

第293章 立储

绍桢看着老太太沉稳的神情,有些啼笑皆非。

到底是血缘天然啊,她不想给侯府好脸,侯府却不能不搭她这条船。若是宪皇帝那一朝,他们还有个六皇子可以期待,现在有她这个现成的国母、现成的嫡出皇子,不到万不得已都不会舍近求远。如今的侯府,比起父亲在时,确实是一落千丈。

“这事我心里有数,”她八风不动地说,“只要我没开口,侯府关起门来过日子便是,不必做什么。”

吴太夫人滞了滞:“臣妇谨遵娘娘懿旨。”

绍桢又端了茶,她这才起身:“臣妇告退。”

绍桢嗯了一声,添了一句:“老太太保重身体。”没管她是何反应,倚在炕上沉思。

书生联名上书,有时候也是能聚起很大风波的。立后那会儿都没闹事,这会儿她的名分都定了,外头才闹起太子人选来,未免有亡羊补牢之意。

西北叛乱之事快爆发,晋王联合陕西都指挥使罗秀,纠集了十万兵马往东而来,所到郡县望风而降。藩王作乱不同于一般的造反,皇帝已经下决心御驾亲征,立太子便是要在出征前定下国本,以防不测。能在这会儿挑动书生闹事的,多半是那些反对亲征的臣子。

皇帝给朱翊显选了河南的怀庆府做藩地,诏书都写好了,打算等班师回朝就封出去。实在出了不测,朱翊显更要仰仗她的鼻息。除非她坏了事儿,否则宝哥的储君地位断无变数。

在隔壁趴着墙根偷听的幸姐却不是这么想的。

她本来是玩累了想回来歇一歇,谁想却听到娘和吴太夫人的这一番对话。

朱翊显竟然妨碍了她弟弟的位置……幸姐目露寒光,捏紧了拳头。

……

绍桢在内室歇了半晌,直到外廷有小太监飞奔过来传话,说小皇子已经在送回的路上了,这才理了理妆容出去。

一看殿里的外命妇,没有一个提前去广德戏台玩乐的。不见到满月酒的正主,怎么好先离开呢?

绍桢挑着众人的话闲谈了几句,门外果然响起喧哗之声,却是一句拖长音调的“圣旨到”

她领着众人一同接旨。

“自古帝王继天立极,抚御寰区,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