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姐兴冲冲道:“御马监在操练呢!掌印说要好好选,还得让他们比试,才够格当我的侍卫。掌印送了我一条鞭子,您瞧!”献宝似的将那鞭子捧过来。
和田玉雕的麒麟柄,数股手指粗的藤丝绞在一起,乌油油地发亮。
抽在人身上一定很疼。
绍桢道:“别总是拿在手上,你还不会耍鞭子呢。也不能随便往人身上使。让我知道一次,我就没收了。”
幸姐忙点头:“我不打人。”
皇帝从绍桢手里抽走鞭子,一把抄起幸姐往外面去:“走,爹教你使鞭子!”
幸姐咯咯大笑。
……
嗣君继位的节骨眼儿,几个阁老吃住直接在内阁庑房,眼下天色见晚,大堂也开始掌灯,几位阁老商议着几日后登基典礼的大流程,忽然有小黄门来报,说是司礼监大珰奉了诏书过来。
张阁老并不意外,笑道:“想来是册封后妃和皇太子的诏书,这会儿也该下了。”
第259章 朝会
皇帝颁发圣旨的流程都是非常严明的,先下诏给内阁和六部,内阁秉承皇帝意愿草拟圣旨,六部负责提供相应的典章条文。草拟好的圣旨提交给皇帝审核,确认无误后便可走颁发程序。
这是一般情况,内阁若是认为旨意不合祖制,或者有碍国计民生,便可请皇帝收回成命。皇帝或者据理力争,或者不经内阁直发中旨,不过,后者一般被认为是昏君行径。
来送诏令的是新上任的司礼监何秉笔,客气地同几位阁老问了好,几位阁老跪接诏书,张阁老作为资历最深的阁臣,自然第一个拿到。
打开诏书先看开头几个字,有封后的字眼,嗯,果然如此。接着往下看,倏地瞪大了眼睛,抬头看向何秉笔,张了张嘴道:“大珰,皇上这……是不是写错字儿了?元妃尚在,怎么能立张妃为后呢?”
何勤拢着手笑呵呵道:“皇爷春秋鼎盛,还能瞧错眼不成?几位阁老快些商议着草拟了圣旨,皇爷还等着看。”
何秉笔交代完便领着几个小黄门去了,留下几位阁老面面相觑。
“皇上莫不是糊涂了,”田阁老觉得匪夷所思,两条花白的眉毛快打成死结,怎么也想不明白,“一个妃妾,宠一宠也就罢了,怎么能真捧着越过发妻嫡子去?”
方阁老叹气:“听说是从山东带回来的,还和馥堂有些亲缘。许是一时情热,着相了。”
韩阁老十分赞同:“皇上这岁数,才二十五呢,也还年轻了些,不是不能理解。还需咱们多劝劝。”
刘阁老连声应是:“可不!发妻嫡子,再正统不过。皇长子已经八岁,生得那般壮实,小牛犊子似的。皇上怎么能因为私心弃礼法于不顾?锦荪,你资历最长,得劝皇上回转心意才行!”
“是啊!……”
几位阁老七嘴八舌地劝着,张阁老闭眼听着,沉声道:“皇上此举有违祖制,皇后乃一国之母,怎能随意更改。若是张妃为后,咱们便是劝谏无能的罪臣了。老夫这就去乾清宫!”
方阁老的眼神闪了闪。
……
张阁老连皇上的面儿都没见到,只被何公公拦在乾清门外,气了个倒仰,却又无可奈何,次日领着四位阁老又来劝谏,这回算是见到皇上了,却被不软不硬地堵了回来,话里话外都是认准了张妃,内阁若不草拟诏书,皇帝兴许要发中旨。
这怎么能行?!
内阁自然是拒不草诏,礼部上下发动无果,又轮到翰林院,接着传遍了文武百官,怎么劝都不行,朝野上下无不好奇这位张妃何许人也,有的还将主意打到已经辞官的前工部主事张馥堂头上,派人去他的扬州老家找人,当然是连个影子也没见着……
无论朝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