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桢累得不想动弹,靠在椅背上闭眼道:“下午吧,好歹让我恢复些精神。”
宫里鱼龙混杂,奉宸宫又人生地不熟,保不准哪个宫人有什么背景,琢磨这些也是个费力气的活,不如这么待一会儿,好歹三个嬷嬷是相处了个把月的,更熟悉。
侧妃受了正式的册封礼,已是正经的主子。王嬷嬷便没有多劝。
绍桢坐了会儿养神,才问起奉宸宫的情况。
按照侧妃的品级,一共有嬷嬷四名,一等宫女四名,二等宫女十二名,四个管事宦官,还有底下粗使宫人不等,加起来快五六十人,都住在紫禁城东北角的下房群落中。
宫人上值分三班,每班四个时辰,下值便回下房。宦官除非值夜,否则每晚宫门上锁前都要出宫。
奉宸宫里如今只有一位正经主子,正殿的东西偏殿用作大库房,放着屏风、桌椅、柜子这样的大家具。后殿正院的几间厢房用作宫人上夜以及白天无事的歇息处。还有几间屋尚且空着。
奉宸宫没有建单独的小厨房,原先勖勤宫和昭俭宫共用一个膳房,她住进来之后,也从这个膳房点膳。
绍桢问完这些大致的情况,仍靠在椅上休息。
过不多时,有个宫人探头探脑地在门外偷看,孙嬷嬷严厉地喊她进来。
绍桢睁开眼睛:“什么事?”
那宫人畏手畏脚道:“回禀娘娘,端敬殿打发人来请,说是去那边用席面。”
绍桢才想起这茬来,有些烦躁地皱起眉。
第226章 席面
宫里没有不透风的墙,实在不如宫外自在。她在奉宸宫还没站稳脚,若是随着心意回绝,宫人们卸班回下房,随便说上几句,她不敬主母的名声就传出去了。
太子还没登基呢,宫里最顶的是皇上,本来就对她不满意,若是听个一星半点的,还不命人来训诫?她还是夹着尾巴做人比较好。
绍桢只得起身。早上没吃什么东西,又折腾这么久,猛地站起来,眼前都有些眩晕。
“去回话,就说我一会儿过去。”
小宫人答应着去了。王嬷嬷出门传轿子,绍桢请孙嬷嬷挑了两个比较稳重的宫女一会儿随行。
领进来的是两个身量差不多的宫人,二十上下,都穿着大红色竖领对襟袄,宝蓝色织金襕裙,头戴黑纱棕帽,上插金银首饰。左边的鹅蛋脸,生得很清秀,自称叫香杏。右边的有些腼腆,叫春妮子。绍桢给春妮子改名成远岫。
远岫立刻谢恩。
不一时轿子过来。侧妃按照品阶能坐两人抬的轿子。幸好有得坐,否则走过去太受罪。
快一刻钟后才到了端敬殿。院子里的宫人们来来往往,还挺热闹。宫人将她引到正殿的东梢间,在外脆生生通传了一句:“张侧妃来了!”随后才请她进去。
屋里更是热闹,摆了两桌席,姐儿们坐了一桌,几个哥儿在地下嘻嘻哈哈打闹,太子妃领着侧妃侍妾们一桌,在奉宸宫见过的三个才人也在席面上。
太子妃两边各坐着一位眼生的妇人,左边的穿着浅紫折枝梅花对襟裸银褙子,头上戴着一对双凤衔碧玺石金翅步摇,人白石蓝,将半边脸都照亮了。右边的穿着宝蓝色织银丝牡丹团花对襟长袄,髻间戴着累珠银凤簪,小指大的明珠流动着晶亮的光泽。不知哪位是孔氏、哪位是吕氏。
四个才人都起身行礼,几个孩子才跟着请安。
绍桢垂着眼朝太子妃屈了屈膝。
太子妃淡淡道:“入席吧。”
坐在她左手边的年青妇人眼眸流转,笑着起身走来,态度亲热地挽住绍桢的手,一面拉她往空出的玫瑰椅上坐,一面笑道:“张妹妹怎么这么晚才过来,难不成是新娘子刚进门,还害羞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