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条来,指着她的手臂严厉道:“手不能往外搭。若是给太子爷侍寝,会吵醒爷安睡。”

绍桢气得夺过竹条啪啪几下折断,一把扔在地上。

孙嬷嬷不以为意:“贵人尽管撒气。竹条是管够的。”

绍桢恨恨盯着她良久,才又躺了回去。吃过教训,心下不自觉便警醒着,虽然没有再被罚,却也睡得不安稳,翌日被叫醒时,只觉头昏脑涨,再看一眼窗外,天色尚且漆黑。

孙嬷嬷还是那张死人脸,一边示意小宫人们上前伺候洗漱,一边道:“宫里主子们的起居习惯都是戌时睡,寅时起,贵人今日便要适应。往后太子爷若是留贵人夜宿,次日要上朝,贵人还要起得更早,服侍爷起身。”

这一点倒是不难。做官点卯,也是要早早起身。

绍桢不习惯让人服侍洗漱这种起居小事,孙嬷嬷又不赞同。

天家气度,养这么多宫人便是服侍主子的。宫妃亲自打理起居,有失体面不说,连底下的宫人也要看轻。

绍桢被迫适应起来。且不知是哪个环节不对,孙嬷嬷将她看成了小门小户出身、没见过世面的女子,样样都细致讲解。

宫人服侍着漱口,用青玉牙刷,牙膏是宫中研制,将柳枝、槐枝、桑枝煎水,加入姜汁、细辛,松脂和茯苓晒干捣末筛出的细粉,混合金银花、藿香、沉香、冰片等药材一同熬煮成膏,用后牙齿洁白、吐气如兰。

刷过牙后,盘膝坐在矮榻上。捧盆的宫人双膝跪下,高捧脸盆。另一个宫人先拿大手巾将她面前衣襟掩住,再用热水绞了巾帕递给她擦脸,换一遍水,伺候着擦洗耳后、脖子、鬓角这些容易忽略的部位,再换水,兑了香膏和胰子原样洗一遍,最后用清水洗净。

完毕了,坐在妆台前由宫人梳妆。先拢拢两鬓,接着上面脂,用于护肤养颜。孙嬷嬷说这是太真红玉膏,用轻粉、滑石、杏仁去皮捣末,蒸煮后加入少许瑞脑、麝香,用鸡蛋清调匀制成,敷用时日久了,可使面色如红玉。

上完面脂再敷粉,用的是宫里最常见的珍珠粉,用紫茉莉花实捣取核仁蒸熟制成,敷在脸上服帖,且白得自然、好看。除了珍珠粉,宫里还有玉簪粉、蛤粉、干粉等,玉华花粉则最为上乘。

照孙嬷嬷的意思,她的眉毛倒是不必再画,唇不画而红,也没有用口脂,只往脸颊上了些山榴花汁制的胭脂,容色便十分好看。

画完妆才梳头。时下无论宫中民间,女眷都流行戴冠,因此发型都不繁复,宫人给她梳了个盘头揸髻,由于品级未定,不能用超规格的首饰,只戴了两支银簪。

梳妆完毕王嬷嬷和胡嬷嬷便进了屋,笑道:“孙姐站了一夜,去歇歇吧。上午我来服侍贵人。”

孙嬷嬷点点头,将手上正在挑选的衣服放回托盘上,朝绍桢行了个福礼便退下了。

王嬷嬷翻了翻托盘里的衣裳,选了件明绿色藤萝缠花纱衫,墨绿色松枝纹撒银长裙,笑道:“秋老虎厉害着,贵人穿绿清爽些。”

绍桢没有拒绝。

早膳之后,王、胡开始教礼仪,先让她在屋里如常走了几步。

王嬷嬷微微摇头:“贵人走得太有气势了,不符合贞顺二字,主子们也不会喜欢。”边走边给她示范:“头要略低些,挺胸抬头要有个度。步伐以一尺半为优,动作不能太大。”走了个来回,接着让她学。

这么学了快两个时辰,绍桢自觉已经掌握了要领,王嬷嬷也时不时赞许一声,胡嬷嬷却总能挑出瑕疵来。

“腰肢要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