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皇上,连跪伏在地的绍桢都是愕然。

昨日在船上,白郎中给她诊脉,什么也没诊出来啊。

皇上皱起眉,目光在儿子和妖女身上转了个来回,方才冷然道:“有孕又如何?你是少了儿子,还是少了女儿?再如何也不缺她肚子里这一个。”

齐项偷偷瞄了眼皇上的神色,揣摩主子心思,笑劝道:“皇爷息怒。张姑娘再有不是,若真有孕,肚子里的也是皇家血脉,太子爷的骨血。不妨等孩子落了地,皇爷再惩处也不迟。”

僵了半晌,皇上面无表情地吩咐:“叫黄德昌过来诊脉。”

齐项连忙给那端鸩酒的宫人使了个眼色,让他靠边儿上站去。

黄太医日夜留守在乾清宫坐镇,倒是来得很快。遵旨诊脉,一眼也没多瞧,诊了半晌,弓着身子转向皇上回禀:“贵人已有孕一月有余。”

太子轻轻吐出一口气。

皇上沉着声音道:“不准声张。跪安吧。”

“是。”黄太医应声退了出去。

绍桢头也不敢抬,后背的冷汗已经干了一回,衣衫冷浸浸地贴着肌肤。

皇上问她:“未婚媾和,珠胎暗结,张绍桢,这就是你的品行?”

绍桢低声认罪:“臣女知错,”刻意停顿了几息也没听见皇上说话,便提着心继续道:“臣女仰慕太子,铸下大错。卑贱之躯,不堪一提,只求皇上开恩,准我生下太子骨血。”

皇上冷淡道:“算你还有自知之明。真是胆大包天。朕不念在你父亲,还有淑妃的情面上,你早没命了。”

绍桢立刻磕头:“多谢皇上不杀之恩,臣女定当尽心侍奉太子!”

皇上阖眼片刻,缓缓道:“去慈宁宫待几天,将你从前的习性都改了,好生学学为妃为妾的规矩。”

屋里角落中走出一个宫人,垂着眼请她出去:“贵人请随奴婢来。”

绍桢扶着膝盖爬起,不敢看太子一眼,跟着宫人出了乾清宫。

第218章 太妃

慈宁宫在紫禁城西路,从隆福门出来往南走了约两炷香的功夫,向右拐了个弯,上了一条夹道。

绍桢虽然做了很多年伴读,但可以随意走动的范围只局限于东宫所在的紫禁城东南一隅,对别的地方并不熟悉。

昔年的刘太后在绍桢调任山东那几年薨逝了。慈宁宫住的是文庙李贵妃,当今皇上尊她为贵太妃,即使出了简王的事,仍对她极为敬奉。李太妃却深居简出,从不出现在宫宴场合,太子还没成婚时,每隔两三日往慈宁宫请一回安。绍桢没怎么跟过,离上一回请安更是有十年了,了解甚少,只知道现在东宫的唐才人原是李太妃身边的宫女。

忧虑和迷茫让她浑身僵硬,绍桢闭上眼睛歇息。

她应该是没有怀孕的,只不知是太子买通了御医,还是做了其他手脚。

不知过了多久,轿子往西拐了个弯,片刻后停了下来。

“请贵人下车。”随轿的宫人在帘子外温驯道,停顿两息方撩开帘子。

外面已经摆了一张洋红色脚凳,宫人服侍着绍桢下轿。

她们停在一处庭院中,两边是一带偏殿厢房,眼前是一座面阔五间的宫殿,玉白台基,赤红门窗,明黄色的琉璃瓦,金碧辉煌的龙凤和玺彩画,雕梁画栋,极为贵气尊荣。

绍桢敛起情绪,上了台阶。

门前侍立的宫人屈膝福了一礼,明间内有个老嬷嬷走了出来,请她进屋:“贵人略等等,老娘娘还在礼佛。”

绍桢答应着进了明间,见正中悬挂着“慈寿凝禧”匾额,两边一副对联,“玉琯应阳春祥开南极,璇宫呈丽景庆洽西池”。中间是三折乌梨木雕花绣缎屏风,前设一张透雕夔龙护屏矮足短榻,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