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部管国家工程营造之事,多为执行层面,利益纠葛也就不如其他衙门那样繁杂,例会开起来是很快的,往往不到两刻钟就完事了。

方尚书坐在上首,没什么表情,一直到例会告尾声才说话:“河道总督府以近年水患频发,奏请朝廷预备水利之务,疏浚河道,皇上准奏。工部要选派人员往河道总督府协助,自主事官以上挑选。诸位有意愿的,尽早写帖子上来。三日后,若是无人自荐,我就自行点人了。”

方尚书说完这一句就起身,贺侍郎一起离开了,留下在场诸人议论纷纷。

“去河道总督府协助,这不就相当于出任地方吗。”

“是啊,京官外放,总归不太好看。”

“况且治水一事,多有三年五载回不来的,万一流年不利,恐怕要长留山东了。往常也不是没有这样的事。”

“治水也不讨好啊,累死累活的,还不容易出政绩。山东那边富户又多,盘根错节的,一个弄不好,不知道会出什么岔子。”

“话也不能这么说,治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嘛。”

“是这个道理没错,也得考虑实际么。世初兄既然有志气,我等就看看最后是谁去河道府了,哈哈哈。”

“哎,治水需丈量河道水位,恐怕要个善算的人过去才是。”

大家的目光就渐渐都看向了绍桢。

文官中善算数的人不多,工部里,就数张馥堂的算术最拔尖了,上回揭发屯田司的坏账,连累屯田司员外郎鄢大年被罢官,屯田司上下也有不少吃挂落的,跟绍桢的关系很是微妙。

屯田主事笑道:“能者多劳,馥堂兄,何不揽下这份功劳?”

虞衡司员外郎拍了拍绍桢的肩膀:“我还指望馥堂多帮我算算账呢,要是走了,从哪儿再找个人才?你们还是毛遂自荐好了,别管我虞衡司的事。”

再往深了说就不好听了,那屯田主事便歇住话音,大家三三两两地回了值房。

绍桢一直避免与屯田司的人正面起冲突,方才也没说话,见屯田司的人走了才与虞衡司员外郎道谢:“多谢大人解围。”

员外郎摆摆手:“你随我来,对对司库的进账。”

第135章 讨好

绍桢应是,等帮着员外郎看完了账册回自己的值房,已经是巳正时候了,她坐椅子上写折子,日影从双交门屉转过来,照在身上暖融融的。

跟着绍桢办事的典史在边上帮忙磨墨,早上的例会他也是去了的,随口道:“张大人别听屯田司那群人激将,河道吃力不讨好,稍微出点事就是掉脑袋的。”

绍桢笑了笑,没有说话。

典史渐渐有些惊疑不定了:“张大人不会真的听进去了吧?你还真想去济宁?”

这典史其实应该是太子的人,在工部看顾她日常。

绍桢心里像明镜似的,哪有不清楚呢,淡淡道:“看方大人的意思吧,他要是选了我,我也没得推拒。”言外之意就是不会主动自荐。

典史才附和似的笑了两声:“正是,正是。”

他偷眼瞄着绍桢的神色。日光从侧面打进来,照得她脸色有些发白,却剔透得像是羊脂玉一般,眼神沉静,水波潋滟的秀色。

典史心里像猫抓似的发痒,这么好的颜色,难怪太子爷都上心了。

绍桢却忽然抬眸看了他一眼。

典史只觉淋雪一般沁凉,顿时清醒过来,讪讪不已:“大人……”

绍桢懒得戳穿,手指敲了敲砚台:“没墨了。”

“哦……哦!”

……

吃完午饭去东宫,刚进顺哥的院子,就能听到后头第二进传来的欢快笑声。

绍桢微微一顿,接着加快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