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昭回去后,先是去拜见自己的师父,这是她进单位的第一个师父,也是工会的老领导,虽然下来了,但人脉关系还在。
叶昭对着老领导说了一通感激的话,还表示师父有事只管叫她,她永远是师父的徒弟。
叶昭看得出来,师父并不是很相信这些,毕竟师父下来后人走茶凉的事情也见了不少,但叶昭决定一年三节她都回去拜访师父,她看中的是第一位师父的人脉,也真心感谢师父对她的照顾。
“以后没事就来工会看看,这就是你的家。去了销售科要好好学习努力工作,给你配的那位王先露,还是挺有本事的,人品也不错,他也是你的师父,你也要把人家当师父敬重。”
“谢谢师父,我明白,但在我心里,您是我的师父,永远的师父。”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叶昭这句话到底还是让老领导心情愉悦,想了想又给叶昭提点了一些销售科应该注意的人事关系。
叶昭这才明白,销售科里面弯弯绕也不少,关系户也多,甚至有些人表面看着关系很好,实际上背后捅刀,而且有些人还背地里给科长捅刀。
老领导见叶昭表情发呆,笑了起来,“怎么的,听到这些怕了?”
“怕倒是不怕,但我没想到销售科这么复杂,谢谢师父提点我,我一定会注意,不得罪人,努力学习。”
“这就对了,你是年轻人,又刚调去销售科,把姿态放低一点,勤快些,关系融洽别人也愿意教你。遇到不懂的事情多问问你那个王师傅,他会告诉你怎么办的,行了好好干吧。”
叶昭道了声明白后,悄悄出去并轻轻带上了门。
办公室内老领导脸色一瞬间沉了下去,随即叹了口气,现在单位看着日子还行,但其实已经有许多隐患了,希望叶昭去销售科,能做出一番成就,给单位多拉些订单。
但叶昭就是再有能耐,也不过是一个上班一年的年轻人,怎么可能改变现在的局面,老领导苦笑一下摇了摇头。
他不能把希望都寄托在一个小姑娘身上。
回到办公室,叶昭给各位同事告别,主任让她把工作分别交接给张桂兰和刘巧凤,让他们暂代,后期工会肯定还会调个人过来接手叶昭的工作。
因为是暂代,所以张桂兰很配合地接了叶昭的工作,刘巧凤更是没有二话,其实她热烈盼望着叶昭去销售科,也是给丈夫分担一部分压力。
现在二厂的服装销售,已然不像计划经济那个时候,大家求着上门找销售科长批条子,就为了能拿到服装。
现在的销售科要出去跑市场,在半市场办计划经济的条件下,外部涌现出无数个私人服装厂,他们的衣服款式新颖价格便宜,导致二厂的份额连年减少。
要不是现在还有个别国营企业的工作服在二厂生产,以及叶昭拉来的外贸订单,二厂今年的亏损要比去年还厉害,职工恐怕都要发生活费。
现在厂子看着还不错,工资也发得出来,大家日子过得还挺好,都是找银行借的钱,如果还不上这些钱,二厂就会破产清算。
叶昭并不知道目前厂里是这种情况,但她记得没过几年,厂子突然垮了,就是那种很突然的,一下子没了订单,还欠有大笔外债,最后不得不破产清算。
工作一下午就交接完了,第二天叶昭便去了销售科报道,王师傅带领着叶昭,先熟悉销售科的工作流程。
当天厂里有个消息,厂领导决定参加沪城的商贸会,由销售科科长张浩牵头,并技术科及部分优秀人员前往,除了交流学习,还要带上厂里的服装进行推广。
只可惜叶昭当初给老外推销的服装,被老外暂时垄断了。
当时能卖高价,也是因为这个垄断,外贸订单的服装款式,必须在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