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马上要进入冬天了,大白菜也是中原地区越冬的常备蔬菜,眼前这几十斤远远不够一家子冬天的消耗,尹遥已经跟老翁定下了,还要再买个几百斤才行,到时候一部分腌成酸菜,另一部分储存起来慢慢吃。

想到这里,尹遥又琢磨着,眼见着天气越来越冷了,看来得在院子里挖个菜窖才行,不然再过些时日,放在院子里的菜便要冻伤了。

不过这些还都是后话,她这会儿来院子里主要是拿山药的。方才她又答应了尹七娘,中午要做赤豆薯蓣糕。

这薯蓣也就是山药,算得上是一种药食同源的食材。比如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曾说其“久服耳目聪明,轻身不饥,延年”,《本草纲目》也说它“益肾气,健脾胃”,因此正适合老人小孩秋季温补。

尹遥前几日买的是上好的铁棍山药,也叫做“淮山药”,正是这洛州境内有名的特产之一。铁棍山药顾名思义,外形如同铁棍般又长又直,每一根都足有半人高,水分含量少,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口感面甜、十分美味。

只不过山药虽好,却也不能多食,否则反倒容易上火,尹遥便只拿了两根。生山药直接去皮会有粘液,粘在手上极痒,因此她去井边洗干净后,便直接切段放入锅里大火蒸一刻钟,待到煮好了再剥皮。

一早儿出去前,尹遥已将赤豆泡好,这会儿算算时间也差不多了,便捞出来放到小陶瓮中加水煮熟。

家中的厨房灶台有两个灶眼,平时尹遥若是煮些小东西,也会在旁边再支个小炉子架着陶瓮煮,这样也比大锅要便捷许多。

这会儿陆娘子的油锅已经架上,她把裹好生粉的肉段一个个下入锅中,随着油花的翻滚,肉段也变得金黄,飘在油锅上面,又用筷子捞出来,整齐地摆在锅沿的晾架上,准备二次复炸。

尹七娘又摸进了厨房,道:“舅母,阿姐,许婆婆和许二哥来啦,正在屋里同阿婆说话呢!”

“晓得了,我们去打个招呼,”尹遥应道。陆娘子也摘下了围裙,又用筷子架了个炸好的肉段儿,递给尹七娘,笑道:“七娘快尝尝,舅母今儿这肉段儿炸的如何?”

“鲜香酥脆,外焦里嫩,舅母手艺越发好啦!”伴随着尹七娘的彩虹屁,二人走进了房间。

许婆婆抱着沈老太太,眼泪汪汪说着近来发生的事儿:“我的老姐姐啊,你说你们家怎么就出了这么大的事儿?苦命的二娘啊!”

她又抹了把眼泪道,笑道:“不过,好在大郎大难不死,我看三娘也是个立得住的,姐姐的福气想必还在后头!”

两个老太太抱头痛哭了一场后,几人这才相互见了礼,许婆婆忽然一拍大腿:“差点忘了,二郎,咱们带来的东西呢?”

第19章 赤豆薯蓣糕 先捉鸡,再吃饭

见这丢三落四得如出一辙的祖孙俩,尹遥笑着摇了摇头。刚进屋的许二郎忙抬起手:“阿婆,鸡我方才留在院中了,其他的都在这儿呢。”

许婆婆又朝沈老太太道:“老姐姐,我这上门也不知带点啥好,就给你拎了两只鸡,又带了点儿鸡蛋和……”说到这儿,她忽然放低了声音,带着些笑意道,“还带了点儿牛肉!”

本朝有令禁止屠宰耕牛,因此百姓们很少有机会能吃到牛肉,平日里都是以鸡肉、羊肉、猪肉为主。但律法也规定,若耕牛意外死亡,则不追究责任。

因此若是家中有乡下亲戚,偶尔倒也能吃到些“意外”死亡的牛肉,只不过即便如此,百姓们也大都是关门吃牛,以免节外生枝惹出麻烦。

这不,尹遥都来到大唐这么久了,还没吃过牛肉呢!

看到两条纹理这么漂亮的牛肉,她不禁眼睛一亮,十分雀跃地道了谢,抬手接过拿出去放好。许二郎看着她兴冲冲的背影,一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