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叔接过玉佩,重重叩首:“末将遵命!“

回程的路上,墨骏辰见叶挽秦神色落寞,轻声道:“要不要去看看杏花镇?“

叶挽秦眼中闪过一丝暖意:“好啊。“

再次回到杏花镇,已是初秋。虽无杏花绽放,枝头的果实却已饱满。醉仙楼的幌子依旧在风中摇曳,只是掌柜的换了张年轻的面孔。

两人刚走进酒馆,就见个熟悉的身影从后厨跑出来,正是叶惊风。他如今已是酒馆的账房先生,脸上的稚气褪去不少,多了几分沉稳。

“堂姐!墨公子!“叶惊风惊喜不已,“你们可算来了!“

三人围坐一桌,叶惊风滔滔不绝地说着近况:“苏文彦大人在京城站稳了脚跟,时常寄书信来。孙老前辈在岭南收了个徒弟,据说把裂穹斧的技法教得炉火纯青。还有洛阳分舵的赵师叔,上个月还派人送了些凌霄阁的新茶...“

叶挽秦静静听着,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原来这江湖路,早已串联起无数温暖的羁绊。

正说着,门外进来个背着药箱的郎中,看到叶惊风时笑道:“惊风,上次托你买的草药准备好了吗?“

叶惊风连忙起身:“早备好了李郎中,我这就去取。“

待叶惊风离开,墨骏辰忽然道:“明日去鄱阳湖看看吧,那里的水寨据说改建成了善堂。“

叶挽秦点头,望向窗外。夕阳穿过云层,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像极了他们一路走来的江湖路有风雨,有阴霾,却终会迎来暖阳。

鄱阳湖的水波,比记忆中平静了许多。

当年的血影教总坛,如今已变成一片规整的院落。门口挂着“鄱阳湖善堂“的匾额,几个孩童正在院子里追逐嬉戏,笑声清脆。

一位白发老者正在晾晒草药,看到他们来时,放下手中的活计迎了上来:“两位是...“

“在下墨骏辰,这位是叶挽秦。“墨骏辰拱手道,“特来拜访善堂主事。“

老者恍然:“原来是墨公子和叶姑娘!老朽是这里的管事,当年多亏二位仗义出手,才有如今的善堂啊。“

两人跟着老者走进院内,只见不少曾经的囚徒正在做着力所能及的活计。有的在编织竹器,有的在修补船只,脸上都带着平和的神色。

“那位钱护法...“叶挽秦犹豫着开口。

老者叹了口气:“钱老后来幡然醒悟,主动捐出所有家产修建善堂,如今在后厨帮着烧火呢。“

正说着,后厨传来咳嗽声。一个独眼老者端着柴禾走出来,看到他们时愣了一下,随即低下头匆匆往里走。

叶挽秦望着他的背影,轻声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离开善堂时,夕阳正沉入湖面。墨骏辰忽然指着远处的芦苇荡:“那里好像有人在比武。“

两人走近一看,只见两个少年正在切磋剑法。一个用的是凌霄阁的基础招式,另一个的身法却带着叶家暗器的灵动。

“是赵师叔派来的弟子,在教孩子们功夫防身。“墨骏辰笑道。

叶挽秦看着那抹跳跃的剑光,忽然拔出袖中短匕:“墨公子,要不要切磋一下?“

墨骏辰挑眉,长剑应声出鞘:“请指教。“

剑光与匕影在芦苇荡中交织,时而如流星追月,时而如清风拂柳。没有了当年的紧张对峙,只剩棋逢对手的畅快。

夕阳将两人的身影拉得很长,芦苇在风中沙沙作响,像是在为这场迟来的切磋伴奏。

收招时,叶挽秦的短匕正抵在墨骏辰的咽喉,而墨骏辰的剑尖,离她的发丝只有寸许。

两人相视一笑,皆是默契。

“看来还是叶姑娘技高一筹。“墨骏辰收剑入鞘。

叶挽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