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挽秦想不到墨骏辰这么腹黑,这么一来,比任何宣传都要,至少其他四区域没有心思来算计中夏了,他们更多的大概就是想要弄清楚全息和光脑的一切,如此,墨骏辰也达到了一定的‘请君入瓮’的效果。

“妈妈,他们是从南城来的吗?”崽崽举着能量烟花,想分给那些孩子。虚拟烟花在全息公园里炸开,流光溢彩中,南城孩子的虚拟形象突然开始模仿中夏的童谣。

不得不说,孩子才是最容易接受新事物的人,要想让蓝星真正的统一,就要让整个世界的孩子都接受统一的教育。

同一时刻,张海涛的中医馆也热闹起来。北宇区的牧民通过全息系统预约诊疗,他们的虚拟诊室里总是飘着青草香。有个老牧民说,他的羊群最近总闹肚子,张海涛调出北宇的全息牧场监控,发现是新引进的饲料和当地水土不合。

“我给你开个全息药方。”张海涛在光脑上写下药材名称,“这些在北宇的全息药店都能买到,熬药时记得用雪山水。”老牧民笑着点头,虚拟形象突然鞠了一躬,身后的全息背景里,雪山倒映在湖泊里,像块巨大的蓝宝石。

第415章 退休问题

西欧区的华人社团却遇到了麻烦。他们想在全息中秋晚会上播放中夏的桂花巷全景,却被告知版权受限。

叶挽秦直接联系了西欧区的管理处:“文化哪有版权?”她推送过去一份文件,是中夏区整理的各国传统节日全息档案,“你们的狂欢节,我们也想在全息公园还原。”

三天后,西欧区的全息广场上出现了旋转木马和桂花树。中夏的孩子戴着虚拟面具跳桑巴,西欧的老人坐在全息桂花树下听评弹。

墨骏辰看着跨区数据流报告,那些曾经泾渭分明的区域线条,正在全息世界里渐渐晕染成一片。

光脑发放满半年那天,中夏区的全息学校迎来了特殊的学生。一群头发花白的老人坐在虚拟教室里,面前的光脑显示着“基础全息操作”课程。

78岁的周奶奶戴着老花镜,手指在光脑上颤巍巍地划动。她的虚拟形象是年轻时的模样,梳着两条麻花辫,正在练习全息购物:“这个桂花糕,能送到北宇区给我孙子吗?”

助教是个 18岁的小姑娘,她调出跨区物流全息图:“奶奶您看,从四姚到北宇只要六个小时,还能实时看配送路线呢。”周奶奶突然红了眼眶,她已经十年没见过孙子,去年全息技术没推广时,连视频通话都嫌麻烦。

叶挽秦在全息监控里看着这一幕,想起墨骏辰说的“三百岁寿命”。

当时间不再是奢侈品,人们最想做的,原来是把错过的时光一点点补回来。

她给课程增加了“家庭全息相册”模块,老人们可以把旧照片扫描进光脑,让年轻时的自己和现在的子孙在全息里团圆。

张海涛的中医馆成了老年课堂的实践基地。老人们在全息诊室里扮演病人,学习基础的健康监测。

82岁的赵爷爷在虚拟体检中查出高血压,他的光脑自动关联了家庭厨房的全息系统,冰箱门上立刻弹出低盐食谱。

“以前总觉得活到八十够本了,现在学了全息,才知道日子能这么活。”赵爷爷在全息广场上打太极,虚拟投影里,他的儿子正在西欧区的全息办公室给他点赞,“等开春,我要去南城看椰子树。”

全息考场也开始出现老年考生。其实随着寿命增加,八十多岁最多也只能算是青年,跟老年还真挂不上钩,只不过,因为习惯,就目前而言,八十多岁就好似老了一般,其实这些人,还算年轻。

叶挽秦甚至决定,过几天,给那些早生华发的人发放童颜剂,让他们享受一把返老还童的感觉。

不过,不管年龄如何,不少人就算明面上退休了,也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