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改良丹药时加入的绛珠草提取物,那种植物的生物碱竟然能与“方舟基因”产生协同作用。当她将绛珠草成分与基因激活剂混合后,实验鼠的寿命延长了三倍,且体能测试结果达到了青年时期的巅峰状态。
与此同时,水蓝星轨道防御系统传来捷报:利用亚玛遗迹技术重建的幻境光膜已完成 90%的覆盖,新加入的“基因共鸣层”能主动识别并排斥携带虫族特征蛋白的生物体。但在测试过程中,系统突然捕捉到一组来自银河系中心的异常生物电波,频率与水蓝星古文献中记载的“虫族母巢信号”高度相似。
“他们可能已经探测到了我们的活动。”墨骏辰的脸色凝重,他调出蓝星的太空战力评估报告,目前蓝星的核聚变脉冲武器对虫族的生物装甲效果甚微,而反物质武器的研发还处于理论阶段。唯一的突破口,似乎就在叶挽秦正在研究的“方舟基因”上。
叶挽秦没有丝毫犹豫,她将自己的基因样本与水蓝星古人类的基因进行融合实验。当两种基因在培养皿中相遇时,竟然产生了一种全新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能在体外形成纳米级的能量护盾,对虫族的酸性分泌物有显著的中和作用。
“我们需要量产这种‘方舟蛋白’。”她立刻制定了研发计划,“用基因编辑技术让蓝星的农作物具备合成方舟蛋白的能力,这样既能通过食物链让人类获得基础防护,又能用于制造单兵防御装备。”
墨骏辰则提出了更激进的方案:“既然幻境光膜能识别基因特征,我们为什么不把蓝星人类的基因图谱作为‘安全密钥’写入防御系统?这样一来,虫族的生物武器在进入防御范围时就会自动失效。”
这个大胆的设想让整个科研团队都兴奋起来。当他们将蓝星人类的基因密钥导入水蓝星的幻境系统时,奇迹发生了原本需要大量能量维持的光膜突然变得稳定,甚至能自主吸收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作为能源。监测数据显示,光膜的防御强度提升了 400%,而能量消耗却降低了 60%。
“这说明蓝星人类的基因与水蓝星的防御系统存在某种天然的共鸣。”叶挽秦看着能量曲线图,突然想起在哀牢山发现的那块刻有“星之子”字样的石碑,“也许水蓝星的先民们在创造蓝星时,就已经为未来的‘回归’埋下了伏笔。”
就在双星计划顺利推进之际,蓝星的深海探测船在马里亚纳海沟深处发现了异常的能量反应。当探测器下潜到 11000米时,镜头捕捉到一片由黑色晶体构成的海底建筑群,其结构与水蓝星南极的地下空间如出一辙。更令人震惊的是,建筑群中央矗立着一座百米高的基因塔,塔身上流动的符文正在向地心发射着某种频率的声波。
“地核……”墨骏辰立刻联想到蓝星与水蓝星的地核共振现象,“难道蓝星的地核也是被刻意改造过的?”他将深海建筑群的坐标与蓝星古文明遗迹的分布叠加,发现这些地点正好构成一个巨大的星图,指向水蓝星所在的星域。
叶挽秦的实验室此时也有了重大的突破。她从马里亚纳海沟的黑色晶体中提取出一种特殊的量子酶,这种酶能激活“方舟基因”的深层潜能。当她将量子酶注入实验体后,原本只能修复损伤的基因竟然展现出了能量操控的特性实验鼠的爪尖能凝聚出微弱的能量场,虽然只有几毫瓦,却足以证明基因中隐藏的能量操控潜力。
“这可能就是水蓝星先民们对抗虫族的真正力量。”她的声音带着颤抖,“不是单纯的科技武器,而是将基因潜能与能量场结合的‘生物科技’。”
她想起大华传说中的“炼气士”,那些能沟通天地灵气的古老修行者,或许正是“方舟基因”的早期激活者。
墨骏辰立刻下令组建深海科考队,同时加速推进“基因战士”计划。
第364章 双星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