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察觉到墨骏辰的离开后,站在窗前,望着那逐渐远去的背影,心中虽有不舍,却也无比笃定。他们都坚信,短暂的分别,终会换来更长久的相聚。
墨骏辰的离开虽然让叶挽秦不舍,不过叶挽秦也很快调整了自己的感情,她如今要做的也是努力发展自己的事业,争取早日和墨骏辰并肩。
大概是因为这个信念,接下叶挽秦每天都非常忙碌,忙着学习各种知识,尤其是在张珊带她去见过张海涛之后。
这一天,张珊风风火火地走来,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打破了正在学习的叶挽秦的思绪:“小秦,你今天状态超棒!我有个超棒的想法,等会儿有空,咱们去内科诊所蹭课,我爸张海涛亲自授课,机会超难得,去不去?”
叶挽秦微微眨了眨灵动的眼睛,眼中闪过一丝犹豫:“能去当然好,就怕打扰张主任工作。”
张珊满不在乎地摆摆手,自信满满地说:“绝对不会!我爸给病人看病或者带研究生的时候,只要咱们不捣乱,他不会介意的。再说,多学习对咱们有百利而无一害。”
叶挽秦点点头,脸上浮现出一丝期待:“确实,我正想多偷学些经验呢。”
张珊听后,忍不住哈哈大笑:“对对,偷学经验,先别告诉我爸。”两人相视而笑,心中都清楚,这名义上是“偷学”,实际上本就是去学习提升的。
叶挽秦和张珊先各自有条不紊地完成手头工作,又跟秋姐打了招呼,便一同前往门诊。
走进内科诊所,张海涛正在给一位患者耐心讲解病情,见张珊和叶挽秦进来,微微点头示意,眼神温和,示意她们在一旁坐下。
第22章 柳暗花明
叶挽秦环顾四周,诊所布置简洁,墙上挂着各种医学图表,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消毒水味。屋内的书架上,摆满了各类医学书籍,散发着浓厚的学术气息。
张海涛每周一坐普通门诊,周三和周四则是专家门诊。
专家号每天限二十个,若碰上手术,时间会另行安排,他的手术日通常在周二和周五。
今天是周一,普通门诊的患者源源不断,整个上午,张海涛的诊室人来人往,他始终保持着专注,耐心地为每一位患者诊断、开方。
叶挽秦全神贯注地观察着张海涛的一举一动,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只见张海涛询问病情时,语气轻柔,眼神专注,时不时在病历上记录着关键信息。检查时,手法娴熟,动作轻柔,每一个动作都透着专业。
张珊在一旁也看得认真,偶尔和叶挽秦对视一眼,眼神中传递着对张海涛医术的钦佩。
临近中午,张海涛看完了当天的号,开始对三个研究生进行现场提问,检验他们的学习成果。
叶挽秦和张珊站在一旁,静静地听着。研究生们有的回答得条理清晰,有的稍显紧张,结结巴巴。张海涛听完,一一给出点评,指出他们的不足之处,并耐心讲解。
等提问结束,已经快十一点了。张海涛喝了口水,缓解一下疲惫,微笑着问张珊和叶挽秦:“珊珊,你和你的朋友今天有什么收获?”
说着,目光落在叶挽秦身上。叶挽秦瞬间领会,张海涛这是在特意考验自己。
张珊认真思考了一下,回答道:“还跟往常一样,对待病人要耐心。不过我还是更喜欢儿科,爸,下次能不能安排我去儿科看看?”她有兴趣的还是儿科。
张海涛瞥了一眼女儿,无奈又宠溺地说:“行,过去正好帮忙照顾那些小患者。”
随后,张海涛转向叶挽秦,语气和蔼:“小叶呢,我这么称呼你没问题吧?”
叶挽秦礼貌地微笑着:“没问题,大家都这么叫我。”
张海涛点了点头,继续问道:“你对今天上午的病人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