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会有!
作者写得很好,感觉这篇文应该能火,别烂尾哦~
这姨夫好气人
哈哈哈哈会更气人
作者大大一定是有过这样生活体验的人,好真实啊
我顺着你的书架找到了《须臾之城》,真是宝藏!
感谢冻梨老师的表扬,很开心??
12 地是万物之母,地皮也是
门开了,一张陌生女人的脸,戴着口罩,冲她点了点头。
家里又换了新的家务阿姨。上一任张束只见过一面,连姓什么都不知道。
一楼厨房里传来一股奇异的香味。这个时间,一定是保姆小于在炖鸽子汤,里面放了好几种补品药材,银耳枸杞百合石斛茯苓海参……几味食材张束甚至叫不出名字。周家人逢人便推广,滋阴养颜,补脾宣肺。就差申请专利。
周茵嘴里每天喊着减肥,又是普拉提又是撸铁,恨不得只喝露水,四肢关节依旧裹着一层脂肪,白白圆圆,好像水晶肘子,和这碗神汤一定脱不开干系。
全家只有朱长跃、朱贝贝和张束不喝。贝贝以自己是南方人血统只喝清汤为借口,张束则是因为某种食材过敏侥幸逃过一劫。没人问过朱长跃为什么不喝。他第一次拒绝后,汤碗就没再端到过他的面前。其余人,包括小于和来来往往的家务阿姨,都要排队领这口发下来的赏。大清灭了,封建制度在周家还残留下不少。
往里走,一张硕大实木圆桌。材质是黄花梨,前缀是海南还是越南张束没记住,只记得这两个品种价格差距很大。当时朱长跃拍着胸脯说,这张桌子能传世。张束没有那个眼力看出桌子好坏,但她从没见过朱长跃做出拍胸脯这样过激的动作。买桌子花了上百万,还请风水大师专门看过,摆在中庭位置,旁边配上一个一人高的瘦条鱼缸,据说来财来运。
那些年全国炒红木,居然之家顶层的红木馆人挤人挨。朱长跃也上头过一阵,领着一家人去参观,说是要培养审美,让店铺经理专门清了场。
张束和朱贝贝第一次牵手就是在红木馆。场馆面积巨大,灯光昏暗,两人对中式家具没兴趣,吊在队伍后面,很快走散。抬头,四面八方都是黑漆漆的家具,压得人喘不过气。正值盛夏,商铺里却格外阴冷,两个女孩不知不觉就靠在了一起,小声说这里仿佛凶宅。
朱长跃却看得两眼发光。没过几天,凶宅就被移到了家中。除了黄花梨,朱长跃的房子里还添了大红酸枝和小叶紫檀,价值近千万。
张束想不出一个人如何能挣到这么多钱。在朱长跃眼里,大部分人可能还不如一条椅子腿值钱。
张军平也想不明白。周君明里暗里打探了许久才撬出来个究竟,原来那些家具是厂商在得知朱长跃身份后上赶着送的。地是万物之母,地皮也是。做地皮生意就能链接到各行各业。地是通往财富的基础和媒介。
本身也不值得那么多钱,花钱去买的人是傻子,周茵说。周君没说话,张军平已经在店里买了许多摆件手串。
没过多久,张束在自家发现了同款清宫风格的家具。细看,雕花并不精致。
张束不敢问。直到张军平一次醉酒后,张束来帮忙收拾,周君才叹了口气,说这些家具是张军平打着朱长跃的名义要来的。只不过做生意的人没有傻子,厂家只给发了一些边角料做的样品。
卸货时,张军平笑脸相迎,转身进家就冲周君发脾气,质问姓朱的是不是看不上他。
占便宜这种事,只要有了第一次,就不会再被人看得起,何况一次又一次。
连这套房子也是贪便宜得来的。张束很难忘记去售楼处签合同那天,张军平拍着桌子和人砍价的样子。饶秘书早给打过招呼,售楼经理一路小心翼翼赔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