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看我?”无名突然抛来这么一句。
袁晴最讨厌自大的人。“崇拜?你想多了。”
就在这时,袁晴的手机里进来一条微信好友申请提示,她打开一看,加她好友的人是侯逸天。正要点击“拒接”,她又犹豫了一下,此时她已经到家。袁晴开门进屋,放下包,然后做到沙发上点了“通过”。无名见状,傻眼道:“你加他好友干什么?”
袁晴没有回答,通过好友后她主动开启语音通话,对方很快接通。
“袁晴,没想到你会主动给我打电话。”手机那头的兴奋之情隔着千里之遥都能感受到。
“嗯,有点事想问你一下。”
“什么事?你随便问。”
“你说你以前和孟一鸣是高中同桌,你对他应该比较了解吧?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你知道他现在成了啃老族吗?他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你知道吗?”
“哇……好多问题。要不我们见面聊吧?我请你吃宵夜,我们边吃边聊?”
无名听罢立刻说:“别答应他。”但袁晴脱口而出“好”。
于是半个小时后,袁晴和侯逸天在一家约定好的夜宵店碰头,点餐后进入正题。
从侯逸天的叙述中,袁晴逐渐拼凑出了孟一鸣的过往。孟一鸣读书那会就比较内向,不喜与人打交道,但成绩还可以,当时的孟一鸣喜欢看漫画,尤其是那种热血番,两个人因为漫画和同桌关系,所以还挺合得来。后来孟一鸣考上了一所外地的一本大学,两人因为大学不同而分开,但通过手机,两人还时有联系。大学假期回锡安,侯逸天约孟一鸣出来吃饭,对方也愿意,还未像现在这样足不出户。
然而,这一切在孟一鸣大四那年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孟一鸣迷上了网络游戏,为了充值游戏,他不惜借了校园贷。结果利滚利,债务迅速膨胀到了二十万。最终,校园贷的催债人追到了他家,事情败露后,孟一鸣的父亲愤怒地打了他一顿,但最终还是帮他还清了债务。
这次校园贷事件对孟一鸣的打击极大,他的性格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较为内向变成极度内向,他变得沉默寡言,不再与人交往。大学毕业后,他曾尝试去一家公司工作,但仅仅试用了一个月就辞职回家了。恰巧那时,他的父亲中风,家里无人管束,孟一鸣便开始了宅在家中的生活,谁叫他出门他都拒绝,在家不是打网络游戏就是看网络漫画,一宅就是好几年,直到现在。
“但他其实心思很单纯,单纯到毫无防人之心。”侯逸天总结道,“可能因为没有接触社会的缘故,别看他现在二十六岁,其实还是个二十出头的大学生。”
“他跟他妈妈的关系怎么样?你知道吗?”袁晴又问。
“说句不太好的话,我觉得他是个……”侯逸天一手挡脸,仿佛旁边有人偷听似的,“妈宝男。”
袁晴挑了挑眉,追问道:“妈宝男?怎么说?”
侯逸天列举了高中时期的三件事:
由于孟一鸣就读的是住宿制高中,每周末才能回家一趟。但孟一鸣从周一到周五每天傍晚放学都要给妈妈打电话,汇报一天的学习情况和早午饭吃了什么,晚饭又准备吃什么。如果有一天没打,他就会坐立不安,甚至晚饭都吃不下。
有一次,孟一鸣和同学因为打篮球发生了争执,对方说了几句难听的话。孟一鸣没有当场反驳,而是第一时间打电话给他妈妈诉苦。第二天,他妈妈竟然跑到学校找老师投诉,要求对方道歉。这件事让孟一鸣在班里成了笑柄,但他似乎并不在意,反而觉得妈妈帮他解决了问题。
高中分文理科时,孟一鸣原本想选文科,因为他喜欢历史和文学。但他妈妈坚持让他选理科,说理科将来好找工作。孟一鸣虽然不情愿,但最后还是听了妈妈的话。甚至填报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