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嘉文抽了张纸巾,“那你慢吃,回头有空聚。”
聚个屁。
陈伊柠望着何嘉文的背影腹诽,他俩可不是会聚的关系。
或者说,今天如果没有何子铭在,他们压根就不会打招呼。
就是真那么倒霉,眼神对视上了,不出两秒都会双双撇开视线,只要没认识的人在场。
吃完东西,陈伊柠磨蹭了二十来分钟才离店,骑上小电驴回东里村。
和下尾村相比,东里村算是小村,将近 2000 的常住人口,算起来好像也才 400 来户人家,好在离镇中心不算太远,骑小电驴十来分钟的车程。
等了个红绿灯,从马路转入村道,两边是介于青色和黄色之间的、垂下腰的水稻,一路绵延,连接天际的青山,像一幅风景画。
这路以前是泥巴路,她上学时无数次经过,最怕下雨天,骑单车时总被溅一裤脚泥,后来铺了水泥,再后来翻新了路灯,前年回来时又有了红绿灯。
她从学生变成社畜,它也已经 next level。
小电驴颠簸了一下,陈伊柠减速拐了个弯,开进小巷,这一大片都是下山虎格局的潮汕民居,她家在巷子中间的位置,巷子尽头,是簇新的三四层高的小楼房,那一片是迥异于下山虎的现代风格。
何嘉文的家就在那片小楼房里,很早以前,没那么多人建小楼房的时候,他家就已经盖上了。
陈伊柠不想承认,她无数次羡慕过他家的小楼房。
推开门,她妈王玉芬女士正在洗菜,“这么快结束了?”
陈伊柠把小电驴牵进阳埕停好,拔下钥匙,“没有,我拍差不多就回来了。”
“就去这么小会儿,还不如别去,瞎折腾,”王玉芬数落了句,又问,“我这边的你今天拍不拍?”
“拍。”
陈伊柠原先是在花城上班的,前年听多了“人生是旷野”的口号,正好工作不顺心,跟风裸辞出去玩了一年,半年前收心找工作,但 28 岁未婚再加空窗期,简直 buff 叠满。
她投简历投得心灰意冷,只能另找出路。
三个月前开始学人做自媒体,拍了她妈一条做饭视频,只是抱着试试的心态,没有告诉任何人,还特地设置了隐私权限,但一个月前,她有一条短视频小爆了下,村里有熟人刷到,凭借视频里的蛛丝马迹认出了她家,不得已成了公开状态。
陈伊柠拿三脚架架好机位,王玉芬边炒菜边用潮普介绍做法,拍到最后一道,关火盛菜的时候,她突然变回潮汕话,开始老生常谈:“认真学咯,以后嫁出去到婆家才会做,人家才不会说你。”
陈伊柠点了暂停键,反驳:“那你都做得够好啦,阿公和阿婆还不是会说?”
王玉芬啧了一声,“你和那些不肖人的比什么?”
“说不定我未来婆家人也不肖……”
话还没说完,王玉芬就对着她脑袋来了一下,她被迫乖乖噤声。
“我是为你好……”
陈伊柠半是认真半是玩笑打断:“为我好,就要想我嫁到人家家里享福,不要想我到人家家里做保姆。”
王玉芬又再横了她一眼,做势拿锅铲打她,她往后躲了一下,继续不怕死地说:“我说得不对?难道你不想你女儿享福?”
“对对对,”王玉芬瞪她,“我说一句你堵两句,歪理一堆。”
陈伊柠不想再争辩,拎起支架溜回房间。
这一待就是一个下午。
再出来时,天已经全黑。
王玉芬今天晚班,饭桌上只有她爸陈振东。
视线扫过桌上的酒杯,陈伊柠拧眉,“又喝?”
陈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