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高枝!”
有人动情发长贴:“大学四年就是块浆糊,把阶级差异全糊掉了。等毕业了,那层早就半透的胶封才猛然一拆,有家世的闪闪发光,没背景的呢,就算校草也是一脸灰,只好硬扛……”
楼歪了,下头出现更多爆料:“校草现在确实惨,听说在师兄宿舍蹭住。”
“我作证,我有师姐干 HR,说他工作找了大半年没着落。人是帅,但是不懂变通。傻愣愣的得罪了领导……”
“上回学校附近看见个人,跟校草好像。一个包子还切开,能分两顿吃。真是他?”
立刻有毕然的昔日暗恋者和支持者反驳:
“不许造谣!”“看过他以前的辩论赛,以毕毕的才华和样貌,肯定早就风生水起!”
版面上吵得不可开交,有人痛骂功利主义盛行,有人感慨现实残酷。争吵升级,甚至牵连到哲学系的整体评价,有人翻出就业报告,更有人尖锐提问:
“没背景的普通家庭孩子,学哲学是否死路一条?”
毕业即失业,谈何理想。
大环境如沙漠跋涉,偏有人选了空中楼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