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蔚蓝,连云絮也没有,蓝到几乎虚假。

走到道路尽头,拐进小巷,头顶开始出现缠成乱麻的电线,家家户户都焊外网,给自己的家手动加点平方数。

出巷子过斑马线,能看见一栋老旧骑楼,大太阳晒着,叫卖声隔老远也能听见。

菜场入口人来人往,过往路人看张弛,他会略略低头。

仿佛长得太好,给别人的眼睛造成困扰,是他不对。

临近十点,买菜的人潮并没有减少,只有个别早餐档口闲着,老板坐在红塑料椅上低头刷手机,大声外放一个人最大的福气是什么,金山银山,不如父母身体健康。

三叶风扇卖力地转,呼呼响,把铁棚顶上吊灯投的光影都搅碎了。

“东山母管,随便挑,都有膏。”

“肯定新鲜,这鱼刚才还躺在这里骂人,不信你问它一下。”

老杨水产店招牌下,戴黄色塑胶手套的老板正在招呼客人,头都没抬,随便挑随便看,本港带鱼,今天刚到货。

老杨不在,今天儿子当家。

“小杨叔。”

“宵宵回来啦!”男人一看是她,表情立马生动起来,转身去摘塑料袋,抖开灌点风,抓起摊位前的东山母管一个劲儿地往里填。

“带回去吃,好吧。”

“不要扫,你敢扫杨叔生气的!”

夹在泡沫盒上的收款二维码瞬间被抽走。

力气之大,直接带走泡沫一角。

袁宵扫码框扫到的,唯有几条本港带鱼。

小杨叔无比自豪,指着她,向档口前专心挑带鱼,压根事外的客人炫耀:“看见没有,我们这里的读书郎,从小吃我家的鱼长大,聪明,就是学习的好苗子,上过央视!”

上过央视属实夸张了。

只是地方电视台。

一批客人涌过来,袁宵只好道谢撤开,临走前,小杨叔注意到边上的张弛,打量几眼,探出半个身体,朝袁宵偷偷比了个大拇指。

她一路走,一路夹道欢迎,认识不认识的档口老板一样热情似火,很古怪。张弛静静跟在她身边,不时侧身让道给路人。

“袁宵姐。”

“你妈妈呢?”

“我妈去上帝家做客。”

“小孩子不要乱讲话。”抹料理台的男人软绵绵地瞪女儿一眼,重新解释,“你美虾姨是去做礼拜。”

郭美虾信妈祖的同时也信上帝,两头做信徒,打两份工,偶尔信信佛教,在中西各路神明那里三班倒。

今天轮到上帝当家。

袁宵喊了声叔。

沙茶面店有客人在抽烟,阿叔没好意思喊她进来坐,叫女儿不许没礼貌盯着姐姐男朋友偷看,开冰柜拿两听冷饮,烧肉粽提出一串,堵了袁宵的解释,边打包边说:

“你阿嬷不在家,刚走出去,很气哦,说是要去街道办。”

来喽,新鲜出炉,热乎乎的^_^

第二,不够看

老师的文笔,完全是legend级别,驾驭文字的能力像大师画家一笔一笔的颜料一样,恰到好处的完美!!!(我大吃特吃,好香好香[流泪猫猫头]

小张听到别人说自己是姐姐男朋友是不是心里可开心了

伸爪

我发现作者写的文 里面有很多“后来……”好喜欢 有时候还有种惆怅感

同意!!!文笔特别特别好 牛眼泪了??

看完这一章特别特别想再去闽南??

07/高龄王宝钏

听见有人喊冯玉如,她半道回头。

“下午打不打麻将?”

“不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