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2 / 2)

说:“事先并不告知,事发后要你为她求情,这样看来,她并没有把你当做朋友。”

薛兰野更加难过,极力争辩道:“不是的,女儿与玉山自幼相识,在东宫同食同游、同起同卧,玉山对女儿照拂颇多,这份情谊怎能轻易割舍?”

薛丞相反问:“在东宫中过得好与不好,一是靠太女殿下的恩典,二是靠家中父祖的荫庇,三是靠自身才干与能力,与旁人又有何干?”

薛兰野咬紧唇瓣,没有反驳。但薛丞相眼光何等老辣,一眼便看出女儿的沉默并不情愿。

他长长吐出一口气,摇了摇头,叹道:“教子之道,我不如柳希声远矣!”

薛兰野牙齿用力,咬得更紧,嘴唇近乎苍白。

柳知这个名字,是东宫伴读中最耀眼的存在。

按理来说,她与柳知年纪相仿,同为文官之女,一同入侍东宫,天然便该抱团亲近。

然而越是相近,就越容易被比较,从而形成极大的反差。柳知光芒太盛,薛兰野一靠近,便觉得浑身不适,仿佛要被柳知的光芒灼伤。

薛丞相眼皮耷拉下来,失望至极,反而不想再继续说下去,只简单地道:“赵氏是倚靠亡母临终情面,太女开恩,所以才有入侍东宫的机遇。赵氏此举,对君不忠、对母不孝、对友不义、知法而乱法,你不用奔走求情了,赵氏必死无疑。”

此言如同晴天霹雳,咣当劈在了薛兰野头上。

“父亲……”她颤声道,“何至于此!”

薛丞相平静道:“时至今日,你竟然还认为赵氏的罪行在于卷入粮草案。”

不是吗?

薛兰野茫然望着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