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2 / 3)

这件事也是,肿瘤这边一个药接一个药往外走,自免药物却很安静,就好像……两条腿向着不同的方向在走。”

她知道适可而止,抛出一个引子就停下来,抱着试试的心态,等着看他会不会咬钩。

仁衡副董吴光尧在升任之前,从事了十多年自身免疫治疗领域的策略及产品线管理,可以想见,他手中的关系网应该足以影响小半个仁衡的战略决策,外界盛传的“梁吴之争”,肯定不是空穴来风。

“你是想问肿瘤板块亏成这样要怎么和董事会交代?想问 PD-1 出海仁衡内部是几成支持几成反对?”

梁肇元回得直截了当,程心也坦然地点头。她注意到,他没有了上次在香港时的镇定,好像自愿卸下了一层面具,神情不加掩饰地浮现出焦灼。

“仁衡肿瘤管线过去五年烧了五百多亿,但那时候大家都还有信心,不就是五年十年嘛,撑过研发周期,突破了瓶颈,春天很快会来,PD-1 单抗就是这么硬撑着做出来的。”

窗外日光刺眼,他放下紧抱的手臂,一边说着,一边来回踱步。

“但是现在大环境不同了,我想宋博士应该跟你讲过,他对这些事意见比较大,但他的想法我是同意的。现在国内药企扎堆做 PD-1,市场上同时有 11 款 PD-1 和 6 款 PD-L1,大家简直是拿刀在拼!去年仁衡执行国谈价格后,降幅达到 85%,但即使拿到医保放量,随着 DRG 模式的铺开,医院为减少成本在控费上会更加谨慎,药品进院会更加困难。”

他说着说着,眉心连着山根拧起沟壑,眼底是程心从未见过的厌倦。

“这个行业现在比的已经不止是质量了,而是选择!要么以价换量,要么冒丢标的风险,有人喜欢搞价格战,可以把这条线放得很低,但我做不到!”

又是个不可能三角,很好奇这种低价竞争市场管理局不管吗?内行人应该知道价格不能低于多少吧,价格太低这药还有用么

药品监管是归药监局和医保局管喔,宝子可以搜一下“药品被取消集采资格”,“上海两会期间20名政协委员联名提案反映集采药品疗效问题”,“血压不降、麻药不睡、泻药不泻”的新闻,都是今年上过热搜&官媒报道过的医药大事件,民生话题可以多多关注,跟每个老百姓都息息相关喔!

看到这章感慨太多了,就连医生都说不要用医院开的国产药,有条件就去外面买进口药。为了价格,放弃质量,最后还是病人买单。

32 外科查房

程心猜到梁肇元指的那个人九成九是吴光尧,看来梁派和吴派不仅是在利益上有冲突,在经营理念上也有很大的矛盾。

她想到宋纪东扯着衬衣拿 10 块和 50 块的布料做比喻就感到惶惶不安。作为普通病人,她根本无从知晓吃进身体里的药物是通过什么样的成本压缩方式生产和研发出来的。医保力争让更多人受益的道理她懂,但谁都无法保证医药行业会不会有人,会有多少人,像梁肇元说的那样,“可以把这条线放得很低”。

很低……到底会低到何种程度呢?

仁衡尚且有两派势力在互相制衡,互为监督,其他的药企呢?

“你的意思是……市面上的某些药,质量有问题?”程心试探着问。

梁肇元意识到自己有些过于感性,把话收住,神情变得慎重,“我只是说可能。”

程心没有再追问下去,她的能量还太小,只能去相信梁肇元、梁希龄、宋纪东、陈恪宇他们会想出办法掌稳仁衡的“舵”,只能去相信行业内有规范的监管体系可以守好民生的最后一道关卡。

两个人沉默了一会,梁肇元主动换了个话题,“我听李贺年说,你想把这次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