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这作者好熟悉的感觉
作者,你应该从事或者身边人从事过相关行业吧,把打工人心酸写的太真实了
文笔很棒,刚看了两章就知道会好看
后面一个星期了才看到这本书…虽然大局已定,但还是每天三票满上!好看!
03 破冰之矛
一年半前,财经新闻中心还没有财经视频部,更没有杨力其人。
年度会议上,上级领导经研讨决定,为了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构建完整视频媒体生产与传播技术建构,将加大对视频新闻中心的资源扶持,组建全新的视频新闻栏目,从原本的要闻、直播、体育三大栏目,扩展为国内、国际、财经、科技、军事、体育六大栏目。
随之而来的,是镜界内部的人事大震动。
升的升,调的调,来的来,走的走。
程心迎来了职业生涯的第二次升职机会徐良风向视频新闻中心总监宋涵推荐了她,升任计划组建的新栏目财经视频部主编。
但这个机会很快就被粉碎在摇篮里。
财经新闻中心总监张日鑫提出,财经新闻专业度高,影响面广,不应划归视频新闻中心管理,应该由财经新闻中心全权负责。
两中心领导在大会上当场撕逼,拍桌子,红脖子,据说差点就要动手干仗。
具体流程外界无从知晓,总之结果就是,财经系拿到了人事主导权,从头条“挖”来一名时讯记者担任财经视频部主编,也就是杨力。
视频系推荐的人员几乎全被毙掉,只有程心和乔思悦被调岗至财经视频部,一个任视频记者,一个任视频编辑,职级不变。
换言之,整个财经视频部,除了程心和乔思悦,其它人全都是张日鑫煞费苦心安排的嫡系。
这也是乔思悦为何对嫡系头子杨力深恶痛绝的原因。工作中处处掣肘不说,利益分配上更是极度不公。
绩效考核标准模糊、选题评审规则模糊、职责划分机制模糊,几乎所有工作内容都没有统一明确的标准。
程心想不通,这样浆糊一样的管理方式,只会让工作效率变低,人际矛盾凸显,有什么好处?
还是乔思悦一语惊醒梦中人:
“这样方便水母哥搞一言堂啊!”
“他张张嘴随便一句指示,朝令夕改,你就得跟老黄牛似的吭哧吭哧地犁完这块犁那块,甚至被逼得和同事抢水,抢得过抢不过回来都要内耗半天,他倒好,轻轻松松收获胜利果实,转头献给那些‘头等舱的孩子’,这就叫领导的艺术,懂不懂?”
乔思悦口中的“头等舱”,指的是彭睿洋这样的人,身上流淌着血脉亲缘带来的权利关系,一路有人保驾护航,安排职位,安排业绩,安排成果,镀上金身,送往彼岸。
财经视频部成立不到两年,已经送走了两尊大佛,彭睿洋是第三个。
血缘也是分远近亲疏的,彭睿洋属于远的那种,但他又自认为是近的那种,所以杨力对他的态度,总有种上不上去下不下来的尴尬。
但杨力今天的这场爆发,也是程心没有想到的。
程心快步穿行在老静安最繁华的商圈,高档写字楼和巨幅奢牌广告交相辉映,程心站在十字路口想了一会儿,还是回头去了皮爷,捎了七杯咖啡。
轻轻松松,破费三百。
上个月刚入兜的总编奖,还没捂热,耗了大半。
程心提前跟乔思悦确认过组里今天线下在岗的人数,除了杨力和彭睿洋,还有三个不跑外勤的编辑和一个来单位改稿子的老同志。
进办公室时,程心特意绕过彭睿洋,先把换了低脂奶的云瑰热拿铁送到老同志的工位。汤如云是地产领域的老记者,年近四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