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1 / 3)

CNC 参观走廊灯光明亮,两侧透明观察窗里面,穿着防护服的研发人员在不同的隔间里忙碌。

梁肇元走在前面,指了指左手边的实验区,“左边一排是细胞间,右边是检测间,前面是制剂间……”

程心做了简单防护,运动相机别在领口,随着视线的左右转动实时记录着。梁肇元突然在程心前方停下来,看了看她胸前的小摄像头,声音有点严肃:“你这样从下往上拍,岂不是会把我拍得很难看?”

他一本正经的样子把程心逗笑了,没想到他包袱这么重,“梁总放心,我就自己做个记录,不会外传。”

梁肇元皱眉,“你拿在手上,举高一点。”

程心在口罩后面默默吐舌头,只好把运动相机拿下,举在手里,梁肇元这才满意,继续转头介绍:“拿比较简单的仿制药来说,一款产品,从最开始的立项调研,到处方工艺开发,中后期的质量研究,生物等效性试验等,基本上都在这个区域进行。”

他领着程心走到一扇观察窗前,指着里面埋头拿着移液枪的研发人员。

“如果是自研药,涉及的流程就更复杂了,早研这块,目前国内药企普遍不愿意投入太多人力物力,即使有,早研团队的规模也很小。仁衡这两年一直在尝试在这一块去做一些突破,主要集中在先导化合物的优化,比如仁衡自研的非肽类 TPO-RA(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就是在先导化合物的基础上改构升级,通过选择性结合于血小板生成素受体跨膜区,激活 TPO-R 依赖的 STAT 和 MAPK 信号通路,更高效,更低毒,有效减少 ITP 患者出血风险。”

“那临床研究这块呢?”

程心想到顾晓英现在用的化疗方案还是仁衡自研的 RH-A1816 的 IIb 期临床试验项目,“临床试验算是处于整个药物研发的什么阶段?”

“还没有这么快……”梁肇元笑笑,声音温和,“还要通过漫长的临床前研究,才能用到人体上。”

他走过来,轻握了下程心的手,把她举着的运动相机拿走,“你也不太懂实验室里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我帮你拍好了。”

程心刚好举得手酸,也就没推辞,默默跟在他后面。

“从早研到临床研究,还有很多步骤,像 ADC 分子的评估,接着药效评估,一般通过细胞实验或者动物实验,然后就是 CMC,毒理,安评,这些都是在研发中心完成,等这一部分完成,推进到 I 期临床的时候,就会有更多部门参与进来……”

梁肇元停顿了一下,回头看向程心,“到临床阶段,除了医院端的医生、患者,企业端这边会有临床监查、医学监查、数据管理、药物警戒、质量管理等很多个部门共同参与,所有流程都在确保药物的安全和数据的合规。”

他的声音压得很沉,又很柔和,有一种抚慰人心的魔力。

“I 期到 II 期临床的意义和风险,我想你应该也查过了,但我还是再简单讲一下,通过 I 期实验,药物安全性已经基本确定下来,IIb 期是剂量优化,是规定药物剂量的疗效研究,相对来说,风险是比较小的……”

“但是疗效呢?II 期实验对于剂量和疗效有多大把握?”

想到妈妈,程心脱口而出,问完就后悔了,这毕竟是在工作场合。

梁肇元走近她,他戴着蓝色口罩,看不清表情,只露出一双深邃漆黑的眼睛。

“RH-A1816 单药的 III 期临床试验今年初已经完成,实验数据非常好,病理完全缓解率为 63%,单药治疗的效果已经能够与传统的 PCbHP 四药联合方案相媲美。安全性方面,3/4 级 AE(不良反应)占比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