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1 / 2)

AI 将打破医药行业“双十定律”的魔咒,在靶点发现、化合物筛选、临床试验等关键环节发挥重要作用,改写药物研发的底层逻辑,研发周期可以缩短近 40%,一款救命药不再需要耗费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就能更快地应用临床,走向大众。

随着百家数智药械工厂建成,数字化车间、AI 质检系统、区块链溯源等技术将推动生产效率大幅提升,精准管控药品质量,实现药品流通全链条追踪,一颗药从生产到销售每一个环节都将透明可查。

做政策分析离不开专家解读,程心远程电话采访了信通院的专家,也通过企业公关部联系到两家头部药企的研发中心负责人。

有意绕过了仁衡。

其实她知道,如果联系仁衡,甚至直接致电梁希龄,以他欠她的,不仅不会拒绝,还会很妥帖地安排好合适的采访人选,沟通效率也会很高,能为她省下大把前期沟通、协调时间、修改提纲的精力。

但程心不想再和仁衡有任何瓜葛。

医药行业不止有仁衡一家企业,如无必要,她不会把仁衡放在采写对象的首位,如有必要,她也会尽量把选题分给同事或下属,用更客观的视角去报道。

梁肇元持续了一年零两个月的“吃药闹钟”突然停了。

毫无征兆地停了,在人间四月天的尾声,停了。

程心心惊胆战了三天,还怕他有什么不测,但仁衡风平浪静。

她猛然想,时间是最好的良药,他从分离的痛苦中痊愈了,她也要痊愈了。

四月的最后一天,“医药数智化”的特稿终于定稿,发出,重任完成,她一身轻松,下班后又去鞍山路捎了顾晓英爱吃的咸水鸭,挤 10 号线地铁回徐汇的新家喜迎五一假期。

在熙熙攘攘的人潮中,她接到了梁希龄的电话。

“程记者,我刚刚看了你关于医药数智化的报道……”他的声音还和一年前一样和蔼,带着淡淡的笑意,“仁衡也正在建设数智药械工厂,不知道程记者有没有兴趣到我们的车间参观参观。”

这通来电太突然,程心站在人流如织的地铁站,恍然三秒,“不好意思梁董,这篇稿子已经完成,发布,暂时没有采访的需要了。”

她终于有机会硬气地拒绝他了,语气冷淡,傲气,甚至一点都不礼貌。

梁希龄却笑起来,笑音里含着深深的歉疚,“Global Tone 那篇专利诉讼的英文报道,我逐字逐句地认真看过,程记者这一年多里写作的报道,我也一直在关注,一直都很专业,精彩,有力度!我必须承认,是我年纪老了,老花眼了,有时候看事,看人,变得有些狭隘,短浅,梁伯伯曾经说过的那些话,多有错处,请你原谅,希望你不要太放在心上。”

“嗯……”她鼻子一酸,泪水和回忆一起咽下,只淡淡应了声,“我早就忘了。”

听筒里面,七旬老人长叹了口气,再次诚恳地邀请她:“深耕医疗行业的记者,这么出类拔萃的记者,怎么能不参观一下中国的 BIOBAY,我会在苏州的产业园等你。”

……

BIOBAY,一个国家的生物医药高地。

美国有位于波士顿的 Biotech Bay 和旧金山的 GeneTown,掌握了全球生物医药产业的未来。

中国也在努力打造属于自己的生物医药集群。

园区发展看长三角,药物生产看张江药谷,生物创业看苏州 B 村。

一栋栋四方形的半透明白色研发大楼如同高低错落、层层叠叠的微晶芯片一样整齐坐落于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

程心在苏州站抵达,坐上仁衡派来接待媒体记者的专车上,埋着头专心梳理待会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