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应该跟您爱人好好沟通沟通,不能事事都依着婆婆!”程心忍不住劝了一句,已经尽量礼貌。
但谢玥的眼睛瞬间瞪了起来,像看闯进家的贼一样警惕地上下打量着她。
“我婆婆对我挺好的!你不要乱写喔!”
程心愣住了,她不知道谢玥为什么这么说,被这么盯着,好像脸上沾了什么脏东西似的,难受极了,但采访提纲上还有很多东西没问,她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尬聊下去。
后面的对话几乎都是她在撑着,谢玥的回答越来越敷衍,一直拿手机看时间,最后直接说要赶回家给老公做饭。
她匆匆推着双胞胎婴儿车结账要走,临走前又严肃叮嘱了一遍程心:“我这事跟我婆婆没关系,我老公对我也挺好的,我相信你才聊了这么多,你千万不能把我家人写进去喔!”
程心想礼貌地笑笑,但怎么也笑不出来。望着那个远去的背影,她很清楚谢玥肯定是刷到了那些针对她的恶评,对她的整个人格都产生了怀疑,但她没有办法解释,即使解释了也没有人愿意听,愿意相信。
一个新闻事件首次曝光时披露的信息对公众认知影响最大,而后续报道的影响力则会大幅度递减,对初始事件的核查与澄清更难受到关注,这在传播学中叫做“信息衰减”和“沉默螺旋”,在心理学中叫做“首因效应”,即使是重大社会事件都难逃这些“传播魔咒”,更何况她这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
她感觉自己脸上像刺了字,好像身边的陌生人都在看她。
理智告诉她这只是幻觉,但大脑却恐惧地催着她逃离人群,可她的腿软得走不动,像一只泄气的皮球,身心都空瘪了,只能在心里一脚一脚踹自己,逼自己往前滚。
滚着滚着,却发现自己走错了方向,撞进了死胡同,只好又绕出来,走到衣领汗湿,才终于出了商场,又被连绵不休的雨幕拦住了去路。
已经快五点,晚高峰开始了,又是雨天,车特别难打,程心开了三个 app 同时叫,但又舍不得往上加钱,十多分钟过去都还在排队中。
在商场大门前躲雨等车的人不少,她心情低落,脚步也不自觉踱到角落,望着暴雨如注,茫然地等待着,突然听到身后不远处传来一男一女隐隐约约的低声私语。
“记者不都是这样……”
男声戏谑地笑起来,笑声夹杂着断续的词语飘进程心耳朵,“你看……《纸牌屋》里演的,那个女记者……跟男主睡……换新闻……”
她看过这部美剧,第一季里野心勃勃、锋芒毕露的年轻女记者,在第二季第一集就被身为民主党党鞭的男主派人一把推下地铁站台一命呜呼了。
跟男人在一块儿的女人也追剧,银铃一笑,带着嘲讽,“最后不是死掉了嘛!”
这句话声音特别大,像是直接冲着她的背脊而来,程心吓了一跳,没能控制住自己,回头看了一眼,一下子撞上身后那对情侣极其轻蔑的凝视。
她慌乱转回头,下意识去摸包里的口罩,但刚攥进手心,又惊醒,自己为什么要躲?为什么不敢直视?有什么可丢脸的?
手掌一点点放松,她逼自己镇定下来,闷头看手机,假装什么都没发生,但身后的窃窃私语越来越大声,似乎就是要让她听到。
“记者就是妓者嘛!为了热度什么都可以卖咯!”
女人被男友的荤段子逗笑了,笑完直接冲着程心的背影喊了一句:“没脸没皮的!难怪什么都可以乱写!”
“我没有乱写!”
程心再也控制不住,猛地转身怒怼回去,“你们有看过报道原文吗?每个字都是被采访人亲口说出来的,是我亲自去当地走访调查出来的,我没有乱写!”
话讲完,她就后悔了,她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