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法,一条新闻可以剪辑成三十秒、三分钟内和五分钟以上三种时长,横版和竖版两种格式,再安上三四种不同的栏口,主打一个报道形式的丰富多样。
余兴龙的稿子也是这样的打法,程心粗略一搜,搜到四个不同的栏口和标题。其中传播最好的是一条三分多钟的稿子,模拟展现了小梅走失当天的动线。
画面是精心剪辑过的,将现在的厂区和余家,同一些素材库里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资料画面穿插整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有些古怪又渗人的观感,模糊处理的一闪而过的人像,还有变声后的一小段余兴龙的采访录音,让整个故事变得更加吸睛。
更加引人猜想。
梁和林在心里抠脚指甲吧,太尴尬了~~ 不过,也可能是我太小心眼,也许人家轻舟已过万重山,因为都希望心心好,有了兄弟默契。
兄弟默契是不可能的??商战修罗场即将来袭~拔刀见血,湿身诱惑,刺激啊刺激~~~
期待修罗场,近身肉搏。
今天是在体检过程间隙的时候看的,就想到开篇的时候程心得知自己生病,治疗,忍不住会对检查过程紧张。虽然该在的结节一个不少,还好也有变小的,就希望在这个年纪这些小东西安安稳稳就是最大的庆幸了。
恭喜宝子!!!健康是一切一切的基础~养成定期体检的好习惯真棒????小小结节不用怕,每年随访勤观察,只要身体没烦恼,生活就会天天好??
还别说,这种带有动态路线模拟和当事人采访的视频真的会让人很信服,驻足浏览观看
是的~媒介迭代的必然,视觉冲击越强越直给越精悍的内容传播效果最好,超过一分钟的视频完播率都在直线下降
两个人相处的糖太少了,感觉永远活在作者评论区预告里,太难了??
宝子宝子~幸福就在眼前了!就差一点点点了!在一起就不知天地为何物了!预告都是真的!
78 我去接你好不好?
虽然镜界也发了一版内容更完整的长视频,但热度只会向一个中心富集。
那条三分多钟的短视频报道挺出圈,被各家三级媒体和自媒体二次、三次转发、复述、评议,次数太多,右上角小字标注的“资料画面”都被裁掉或者糊掉了。
经过一天一夜的发酵,程心拿着周建业的采访稿去找徐良风求审发时,舆论已经向着不可控的方向发展。
猜测余兴龙故意遗弃小梅的言论越来越多,这时候如果灼知再趁热度发出周建业的采访报道,肯定会引来更多关注,但也无异于为烧向余兴龙的恶评添了一把火。
徐良风和孙明宇为这篇稿发还是不发争论不休,徐良风少见地和程心意见相左,坚持认为不该发,至少也要容后再议,孙明宇却站在程心这一边,认为程心的整个采访流程无可指摘,而且报道本来就应该展现各方的声音,周建业的声音凭什么不能发出来公之于众。
他们还在工作群里拉了个投票,同事们的意见几乎打平,最后支持孙明宇和程心的票数以微弱的优势压过另一方。
最后这篇稿子从头修了一遍,选择了非常平实的语言转述了周建业和周佳敏的口述,事件涉及的所有人都做了匿名处理。
其实程心也很矛盾,一部分的自己觉得,即使当年余兴龙真的有所隐瞒,但有错并不等于有罪,猜测他故意遗弃的论调没有事实依据,不应该让他承担这么严重的指责;但另一部分的自己却觉得,余兴龙并不是完全无辜的,如果舆论的压力能够迫使他承认错误,为警方寻找小梅再多提供一些线索,那她和同行的报道也算是有意义的。
回上海后,她又给余兴龙打过两次电话,但都被挂掉了,这种拒绝沟通的态度让她更加紧张。稿子发掉以后,徐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