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有了喜爱的人,却不敢刻下他的名字,只怕每一刀都刻在自己相思上,每一笔都在诉说情深不悔。三年后,这场一个人的恋爱迎来终篇。漫长渺茫的暗恋她已走尽,彷徨心伤的独角戏已落幕。清晨的太阳照样升起,她的心迎来久违的平静。她明白她再也不会让自己陷入一段无望的感情了。这样的经历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从今往后,她能想到的爱情就是和一个普通但正直的人过平凡的人生。她的世界太小,她把所有的冒险精神都给到了文物,它们指引着她一次次扬帆远航。那个被遗留在孤岛的躯壳里只是一个怯懦软弱的普通人。
时隔多年,她心里又有了一个人,然而她已不是当年的自己。正如奉与春君,这份来自 2000 年前的情书被证实只是一句寻常问候。动心的不是奉不是春,是读信的人。
江老也正好看到这一页,感慨道:“说是编目,其实尼雅大多出土文物并不在中国。这片木简,在民国时期就引起了轰动。以前还有人来尼雅文化馆问我致问春君的文物在哪里看。在哪里呢?在英国。”
秦天一噎,拿眼去瞄童仲元,童仲元倒是神色自若,饶有兴致地问:“在英国哪里?”
“大英图书馆。”江老回答,叹声道,“我是看不到了,你们年轻还是有机会去看看的。”
秦天这个人看似外向冲动,实则是个不折不扣的 i 人。她倒替童仲元尴尬起来,恨不得立即转移话题。童仲元却丝毫不觉,又问道:“这是民国时出土的?”
江老许久不与年轻人聊这么多了,兴趣盎然地指着这行字问他。
“奉谨以琅玕一,致问春君,幸毋相忘。你们觉得这句问候是在说什么?”
童仲元沉吟道:“应该是相思之意。这名叫奉的男子,将美玉赠予春,让她不要忘了自己。”
“没错。所以当这片木简出土时,被当时的文坛称为来自两千年前的情书。周作人为它题诗一首。琅玕珍重奉春君,绝塞荒寒寄此身,竹简未枯心未烂,千年谁与更招魂。”
童仲元沉静未语。在秦天家看到她母亲所刻的这 14 个字时,他并未在意。或许是因为尼雅是它的发现地,或许是木牍上风蚀的痕迹,再看到这句话时,心里倒有点久别重逢的感触。
“当然,现在对这种说法是有争议的。” 江老继续道。
“争议点在哪里?” 童仲元问。
秦天回答:“事实上,在那以后又出土了一批竹简,大多都是问候春君的。这证实了春君是一个地位崇高的已婚妇人。向她献上美玉的大有人在,幸毋相忘只是一句客套的问候。”
童仲元不以为然:“这也不能算争议,已婚就不能有爱慕者吗?”
江老哈哈大笑,赞许道:“这个争议其实就是风动还是幡动,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区别。看来小童是理想主义。”
秦天无语,什么理想主义,他哪来的理想。他比谁都现实。她不服气地低气咕哝了句:“五官比三观正。”
一转头,看到童仲元含笑望着她,也低声道:“我就当你是在夸我了。”
大大 饭已吃完,还饿..
再苦不能苦孩子,晚上继续吃???
好心人大大 么么??
理想与现实,五官与三观,好整齐的对账。
此次拉力赛,最有可能影视化的作品~
还是很难的,因为成本太高????
会改编哈哈哈,类似尾鱼那种描述难度还原不了的会做修改
80 吃瘪
走出旅馆的时候,已经是傍晚 7 点,天色却仍然亮堂堂的,离日落时分还很远。本来秦天心中的打算是,江老馆长破译了青铜币上的佉卢文,她根据铭文的线索在西域这一带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