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朗笑着反问。

“后来等把星星都拆完了,我就买了新的纸,自己写,想着未来说不定哪天可以送给你。”

刘羽唯脑中瞬间闪过靳朗书房里那一大盒五颜六色,原来如此。

“那…你都写了什么?”

电话那头,靳朗唇角泛起笑意,声音充满诱惑:“等你回来……自己看吧。”

86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那晚的电话过后,靳朗时隔数日睡了一个好觉,梦里也终于不再是连续不断的骚扰电话和铺天盖地的辱骂短信。

《尘灯往事》的预热宣传效果出乎预料的好。靳朗那份带着私人故事的深度访谈,不仅成功转移了公众视线,也让电影本身的话题度直线飙升。连对他这次“任性”之举颇有微词的张翌态度都缓和了不少。

沈城更是直接拎着酒跑到靳朗家,说要为了十亿票房提前庆贺。靳朗嘴上说着“半场开香槟不吉利”,可一想网暴风波基本平息,再加上刘羽唯电话里那份让他心头微暖的、难以言喻的变化,到最后还是没忍住跟着沈城小酌几杯。酒精作用下,他第一次真切感到未来并非遥不可期。

谁能想到网友放过了刘羽唯,却又找到了新的八卦对象。

《尘灯往事》的导演林子健被爆出一段怒砸办公室的视频,画面中另一个主角是这两年凭借几部优秀女性题材作品声名鹊起的青年女性导演。因为两人作品风格类似,吃瓜路人纷纷猜测林子健过往的成功是否“鸠占鹊巢”。女性创作者在行业中的困境与挣扎迅速成为热门话题。还有一堆人跑到电影官博和靳朗工作室下面呼吁趁着没开拍,赶紧更换导演。

刘羽唯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男女对立故事已经有了下集,说是林子健出轨被女导演现场抓包,“第三者”的照片连马赛克都没有被清清楚楚地发在网上,引导之意再明显不过。正义使者们自然迅速集合成队涌向这个姑娘的微博评论区。

刘羽唯的手指停在屏幕上,胃部一阵熟悉冰冷的翻搅感袭来。那些不堪入目的字眼,那些带着猎巫般兴奋的“审判”,她太熟悉了。就在不久前,她也曾置身于这片由键盘构筑的、冰冷刺骨的海域中央,感受过那种被无形巨浪拖拽、窒息的绝望。她知道,对于屏幕那端那个素不相识的女孩来说,这平静生活下的漩涡,足以致命。

她尝试着给这个叫做“一颗秋月梨”的女孩留言,把网暴搜集证据的流程和注意事项写了篇小作文发过去。不管对方是不是真的选择报警,但至少她把这块浮木递给另一个正在下沉的人。

然而,互联网的喧嚣如同永不疲倦的潮汐,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余姚出院前,医生叮嘱情绪不要剧烈波动,按时服用降压药应该就能继续控制。回到家,原本被挂在走廊射灯下的福字不知什么时候被替换成“莫生气”书法卷轴。余姚看到苍劲端庄的楷书配上诙谐的顺口溜,戳着刘羽唯的脑门说“你个机灵鬼!”

又在家中陪了一日,余姚以刘羽唯耽误她早睡早起为由,让她赶紧回去上班。当晚刘羽唯收拾好行李给靳朗发了个微信,对方说要去车站接,她赶紧拒绝让他好好处理网上的事。

第二天,刘羽唯在余姚的催促下早早来到了卫城东站,安检过后看了下时间,距离检票还有半个多小时,心里不禁懊悔应该再在家里多待会。

刘羽唯找了没人的整排空座,摸出手机打发时间。看了一圈热搜榜,带着“一颗秋月梨”照片的帖子似乎已经全部不见了,估计是靳朗和林子健那边在发力。之前用小号加入的靳朗粉丝群右上角挂着+999 的数字,点进去仿佛进了什么直播间,一行行文字飞速滚动。

所有粉丝都义愤填膺地讨论一个叫“斜阳东照”的 ID 发布的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