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上次分别时,电梯门合拢前她泛红的耳尖。

那抹颜色,比眼前任何美景都更让人惦念。

回到家刘羽唯深陷在沙发里,像一株被暴雨打蔫的植物,脑海里反复回荡着同事那句“我们能做的就这么多”。

睡前摸出手机,她惊讶地发现微博上那个叫“LumosL”的网友私信发来好长一段话。

小姐姐,不知道你是不是工作或者生活中遇到了什么困难。

有时候我也会感叹社会和命运的不公,但其实我们每个人面对的都是这个时代所特有的结构困境。正义的实现有时候需要迂回式的前进,当下能做的就是不要放弃,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

最后送一句话共勉当你为暗夜中的人举起火把时,火光已经照亮了未来的路。

捧着手机一字一句读了好几遍,她觉得这个女孩好像通晓自己的心意。特别是最后的“箴言”,太像她曾经在入行时候写在笔记本上的座右铭那个本子如今已经不知在何处,连同那句话她自己也都快忘了。

思考了好一会儿,刘羽唯留言答复:“感谢关心和鼓励,你的话就像你名字一样点亮了别人。”

再次把脸埋进枕头,她发现胸口的滞闷都轻了几分。

第二天,刘羽唯拿着老牛的案卷敲响了童律办公室的玻璃门。

“羽唯,”童律抬头时,镜片上反射着窗外的光。

“老牛这个案子本来想给你练手的,结果没想到是块难啃的硬骨头!”

她摘下眼镜揉了揉鼻梁,又叹了口气。

“不夸张的说,这是我从业以来遇见的最令人绝望的案子。”

从入行快 20 年的公益律师嘴里听到“绝望”这两个字,刘羽唯呼吸一滞,连原本要说的话都忘了。

见对方把案卷又推回到自己面前,她才找回自己的声音。

“童律,这个案子我觉得到这儿还不能算是终点。”

“什么意思,你还准备再去上诉吗?”

童律反问的语气似乎在暗示这条路走不通。

刘羽唯摇了摇头,手指拂过着案卷的边缘。

“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