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有这么一个人,这记忆是不会错的。状元郎是多风光,金榜题名,不出意外是将来的国之栋梁,年轻有为,学问通天,无数眼睛盯着。

可是,好像就仅仅是知道而已。

之后呢?

方明宴那时候不在文心书院上学,不知道是正常的。可是姜云心和荆风华使劲儿想了又想,竟然也想不出来。

这个人好像自从高调进入文心书院后,就没了声音图像。

倒是他弟弟濮坚白,虽然印象也不多,荆风华总还记得一点。当然姜云心也是一点都想不起来了。

周夫子叹了口气:“之所以你一点儿都想不起来,是因为濮坚白根本就没有在我们学院给学生上过课。”

“啊?”

周夫子陷入回忆:“这事情其实挺奇怪的,不过人各有志,也不好说什么。”

濮坚白在进入书院的第二天,就和院长说,自己高中状元虽然风光,可这份风光,都是母亲含辛茹苦供出来的。

濮坚白父亲早逝,他和表弟都是母亲一个人辛苦拉扯大的。如今功成名就,那可不得孝顺母亲。

这个无人能反驳,是理所应当的。要是儿子考上了状元,母亲还在家里吃糠咽菜,说出去别说仕途,什么途都没了可能还要入狱。

因此书院的人一听,濮坚白是要回老家接母亲过来,立刻就同意了。而且还给了一些钱,怕他寒门贫苦,手头拮据。

濮坚白回家乡接母亲,预计要一个月左右。他的表弟萧项禹没必要跟着奔波,他身体不太好的样子,瘦瘦高高的,脸色有些发白,夫子们看着都觉得心酸可怜。

寡母带着兄弟俩,过日子已经不容易,还要供他们读书,这母亲不是一般的母亲,那是非常厉害的,书院里的夫子们都非常佩服。

现在儿子有出息了,母亲也该享福了。

于是濮坚白就出发了,萧项禹留在书院里学习,等待表哥。

事情到这里都很正常。

可是一个月后,没有等到濮坚白回来。

莫非是家里有什么事情耽搁了?于是又等了一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