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舱里,余老大全神贯注地操控着方向,其他渔家兄弟们则在船舱里抓紧时间补觉,为接下来的劳作养精蓄锐。
四周波涛汹涌,船在海水中不停摇晃,让人眼眩目晕,李渔歌紧紧抓着把手,感觉很是新奇。虽然她从小在海边长大,也习惯了总是天刚蒙蒙亮就去水产市场进货,可看着一箱箱新鲜的鱼虾蟹贝被卸下车时,她却从未想过它们是如何从茫茫大海来到岸上。
咸腥的海风扑面而来,夹杂着轮船浓烈的柴油气味,李渔歌深吸一口气,觉得自己离大海好像又更近了一点。
终于到了目的地,余老大一声号令,其余兄弟就赶紧爬了起来,换好装备,开始收拾渔网渔绳,准备下网。
海上出没半生,哪怕再老练的渔民,洒下渔网时仍会兴奋不已。林熠拄着拐杖凑近:“叔,这一网能捞上来多少啊?”
余老大眯着眼望向漆黑的海面:“海龙王赏饭,哪有定数?今天也不知道运气怎么样。”
于晓航的兴奋劲儿早被刺骨的海风吹得七零八落,他裹紧大衣,冻得直跺脚:“要是捞不上来,那可真是白忙活了。”
三个人挤在船舷边,和渔家兄弟们一起翘首等待。寒冷的海风把他们的谈话声吹得断断续续,却吹不散话语里的热切期盼。
“要是这网能捞上几尾大黄鱼就好了,新年第一天,肯定能买个好价钱!”一个缺了门牙的老渔工咧着嘴笑。
旁边年轻些的汉子接话:“大黄鱼没有,小黄鱼也行啊,可别像上次似的,捞一网海藻回来。”
“呸呸呸,瞧你这张嘴,竟挑些不吉利的说。”又有人埋汰道。
李渔歌望着海面上漂浮的雾,耳边是渔工们粗犷的说笑声,忽然醒悟到这就是老人们口中的“讨海”渔民们的收获,原来都要经过这样的寒风、这样的颠簸、这样的等待。
“起网了!”余老大突然大喝一声。
渔家兄弟们瞬间一拥而上,齐心协力地拉起渔网,李渔歌和于晓航也迅速加入队伍,帮着拼命往上拉。林熠腿脚不便,只得退到一边,满怀期待地看着他们。
“好沉啊!今天一定是大丰收!”于晓航兴奋道。
余老大倒是很冷静:“小后生,别高兴得太早,还不知道拉上来的是什么呢。”
李渔歌也使出了吃奶的力气,双手被绳索勒得通红,她也毫不在意,只是一心盯着逐渐收紧的渔网。
渔网终于被拖上了船,哗啦一声,各种鱼虾蟹在甲板上活蹦乱跳开来,在皎皎月光下银光闪闪成一片。
“嚯,还有真有大黄鱼!”于晓航眼尖,指着鱼堆喊道,“好多螃蟹、皮皮虾,哇,好大的章鱼……这下发财了!”
说话间,余老大已经搬来了几个塑料箱:“别光顾着看,赶紧帮忙分拣,天亮了我们去卖个好价钱。”
丰收的喜悦让所有人都忘记了寒冷。林熠找了个木箱当凳子,把拐杖靠在一边,也帮着认真地分拣小鱼。
余老大叼着烟笑道:“你们三个娃娃还真是福星,好久没遇到这么满的网了。”
“那我以后天天跟您出海!”于晓航立马接话。
余老大吐着烟圈摇头:“今天有收获你看着高兴,要是连着几天打不着东西,你小子就该哭鼻子咯。”
李渔歌一边分拣着鱼虾,一边问:“叔,平时一般能打多少啊?”
“这哪说得准,有时候一网能装满舱,有时候……”余老大把烟头掐灭,指了指远处的海面,“前几晚我们就在那边,连撒七八网都是些不值钱的小杂鱼。”
于晓航咂咂嘴:“那不是白辛苦了?”
“哈哈哈!”余老大爽朗的笑声在海面上荡开,“大海可不认辛苦,只认坚持。今天没有,明天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