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员赶忙走过来,有些不安:“顾客您好,是这面有什么问题吗?”

“不是,很好吃,我就是想找你们老板聊点事。”

服务员犹豫地往后厨看了一眼:“有什么事您先跟我说吧。”

李渔歌笑道:“您放心,我不是来找麻烦的,是真有事找你们老板。”

许是注意到动静,在这年轻服务员犹豫的间隙,一个看着像是主管的人走了过来,客气地问:“请问找我们老板有什么事?麻烦您先跟我说,我是这儿的主管,可以叫我蔡经理。”

蔡经理约莫四十来岁,一看就经验老道。

李渔歌知道绝没越过她的可能,便索性打开一罐自己带来的泥螺:“这是我们家自己做的泥螺,想请蔡经理您尝尝。”

蔡经理十分意外,一时搞不清李渔歌的来意。

李渔歌从旁边拿了个空碗,又找了双干净筷子,挑出几颗泥螺放进碗里,推到她面前,直言道:“这醉泥螺是我们家祖传的手艺,上海有两家时髦饭店都是我们家供货,一直评价很好。蔡经理您尝尝,如果觉得好吃的话,还希望我们能有合作的机会。”

蔡经理明白过来,倒是没一下拒绝,反倒真挑出一颗来尝了尝,笑道:“味道是不错,不过您在大上海都有市场了,还瞧得起我们这小地方?”

“您说笑了,咱们知味观在永城也算是最知名的饭店了,如果能合作,我将感到十分荣幸。”

蔡经理笑笑放下了筷子:“小姑娘,实话跟你说,海产品我们都有固定进货渠道的,一直都合作得很好,没有理由要从你这里买。”

“那您看我这泥螺的味道怎么样?”李渔歌不死心,“我在永城刚起步,只要您能给我一个机会,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价格方面我们可以谈。”

蔡经理又笑着摇摇头:“小姑娘,采购的事我不管啊,你跟我说也没用。”

“那我能见见你们老板吗?”

不知道是不是不想再被纠缠,蔡经理似真似假的透了个底:“小姑娘,你挑错饭店了。我们老板的亲弟弟就是做海产品的,你说我们怎么可能放着他那儿的不买,从你这儿买嘛?你还是省省力气,再去别处问问吧。”

就这样,第二步也败了。

李渔歌早有心理准备,倒是没有太过沮丧,继续拎着泥螺一家家饭店跑。只可惜,面都点了七八碗,老板还没见到一个。而主管们的说辞几乎都一样,一是采购有固定渠道,二是自己没这个权力,让她再去别家看看。

而且十一点过后,中午的食客逐渐多了起来,更是没有人再有耐心听她说什么。李渔歌拎着泥螺从第九家饭店出来,摸了摸吃撑的肚子,打算先歇一歇。

依在榕树旁,她看着迎风街上人来人往,食客进进出出,心想这还是中午,来的多是散客,等晚上客人肯定更多。要是这街上,能有一家饭店肯接受她的供货,说不定这生意就能做起来了。

只可惜,大饭店的老板,不可能像小饭馆那样,随随便便进去吃个饭就能碰到。只怕这样下去,即便把每家饭店最便宜的面条都点个遍,还是见不到一个能做主的人。

李渔歌又撑又累,她揉了揉发酸的小腿,从兜里掏出一块干净的布铺在地上,将六罐泥螺放上去,自己则双腿一屈,席地坐了下来。

怎么样才能见到负责人呢?她微微后仰,靠在身后的树干上,闭上眼睛琢磨起来。

一个小时又一个小时过去,李渔歌像老僧入定,脑海中却一团乱麻,不管怎么努力,半个有用的点子都想不出来。

日头渐渐西斜,眼瞅着下午就要耗尽,李渔歌的内心愈发急躁起来。她知道,再过一个小时,晚上的食客也该陆续来了,到那时,怕是更没有人愿意听她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