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在这时,一则新闻突然攻占了永城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润和超市多款食品被曝质量问题!数百名消费者出现食物中毒症状》。

鲜红的标题像一道惊雷,李渔歌疑惑地举起报纸,定睛往下看,却赫然发现自己的产品竟然也在问题名单之列。

同样被这条新闻炸得措手不及的,还有沈莉。

前几天,几家分店陆续接到消费者投诉,称在食用超市购买的食品后,出现腹泻、呕吐等症状。起初零星几桩投诉,她并未在意,以为不过是巧合。直到人数激增至二十余人,她才意识到事情似乎没那么简单。

消费者很快将情况投诉到监管部门,昨天下午,监管局突击检查了润和超市的仓储中心,随机抽检了三十余种食品样本。今早出具的检测报告显示,在部分品牌的醉泥螺、红膏蟹糊、乳制品及烘焙产品中,确实检出副溶血性弧菌、致病性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超标,这正是导致此次集体食物中毒的元凶。

事态进展得太过迅猛,润和超市甚至来不及做出反应,当晚这则爆炸性新闻就登上了永城民生新闻的头版头条。

消息一经曝出,超市立刻陷入前所未有的混乱。大批顾客蜂拥而至要求退货,各家门店的收银台前都排起了长龙,争执声、抱怨声此起彼伏。直到深夜十一点,第一波退货潮才勉强平息。

沈老爷子震怒,也顾不上休养生息,连夜出山坐镇,召集管理层商讨如何应对危机。会议室里空气凝重得令人窒息,超市上下人人自危,彻夜未眠。

天光微亮时,李渔歌终于拨通了沈莉的电话。

沈莉的声音沙哑而疲惫:“看到新闻了吧,你的产品都先下架了。”

“沈总,这绝对不可能!”李渔歌攥紧拳头,“我们的产品质检手续都是全的,怎么可能有质量问题呢?”

“你先别急,给我一点时间去查清原因,我会给你一个答复。”

“我能过来和你一起查吗?”李渔歌实在无法放心。

“只怕不行。”沈莉苦笑一声,“可能连我,他们都在防备着了,你还是等我消息吧。”

挂下电话,沈莉觉得头痛欲裂,指尖抵着太阳穴,闭眼深深吸了一口气。

这件事发生得太过突然和蹊跷,而且偏偏是在这个节骨眼

最近,她正在强势推进“供应链提升计划”,要求提高准入门槛、强化质检流程、建立追溯体系,决心对超市的供货体系进行一次彻底洗牌。

这项计划得到了沈老爷子的大力支持,她甚至已经在内部会议上放出狠话“要么按新规来,要么直接出局”。

就在她准备风风火火大干一场时,居然曝出了这样的事情。而出事的几家供应商,从海味产品到乳品烘焙,无一例外,全都是她亲自筛选的“优质供应商”。它们本是她期望树立的改革样板,如今却成了最响亮的耳光。

昨夜的内部会议上,质疑声如潮水般涌来。几位主管轮番发难,话里话外都在暗示她与问题供应商存在不正当往来。

沈莉断然否认这些无端指控,可当即有人将矛头直指李渔歌一个挂靠小作坊,却在润和超市屡获特权,不仅开创了驻场推销的先例,更是挤走了两家合作多年的老牌海味商。

众人咄咄逼人地质问她与李渔歌的关系,沈莉觉得好笑,正要反驳,余光却瞥见父亲审视的目光。她突然想起大半年前,自己为了推行驻场推销模式,确实在父亲书房里说过“要帮一个朋友,求一个特例。”

一瞬间,她的后背沁出一层冷汗。

果不其然,尽管问题出在供应链,但沈老爷子亲自点将,让沈杰全权负责事件的处理,并随时向他汇报,将她排除在外。

有了沈老爷子的表态,超市其他管理层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