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得好好规划一下,也不能一下子开太多了,适度的排队、等待,本身就是一种营销。”
李渔歌又道:“除了小规模的专卖店,我还打算在永城最热闹的地方开一家旗舰店,让‘潮起渔歌’四个字,天天在永城人的眼皮子底下晃。”
“开明街?”林熠突然接话。
李渔歌与他相视一笑:“你也想到了?开明街最合适,市中心黄金地段,写字楼和百货公司扎堆,人流如潮,生意肯定好。这两天我就去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商铺。”
林熠点头道:“我还有一个想法,等这些专卖店建好后,我们得投入点资金,在电视上打打广告了。”
“前两年我就想过,不过当时产品线太单薄,网点也不多,广告打出去怕是也接不住流量,现在是该到时候了。”李渔歌很是赞同。
“这两年永城台的‘来发’老火了,在他的节目打效果最好,我问过行情,一个月可能得小一百万,李老板心疼不?”
李渔歌笑笑:“做生意不就是钞票来来去去,我不心疼,只要方向对,现在投出去的,以后会翻着跟头回来的。”
两人沿着迎凤街慢慢走着,不知不觉来到一家门庭冷落的饭店前。李渔歌突然停下脚步,抬头看向招牌,居然是“好再来”?
记忆一下子回到初到迎凤街的那天,那时她鼓足勇气推开的第一家店门就是“好再来”,可还没说上几句话,就被服务员不耐烦地轰了出来。
前阵子她听说,“好再来”的老板因为沉迷赌博欠下巨额债务,饭店经营出现了问题,如今看来,真是彻底撑不下去了。
“林熠。”她看着“好再来”黯淡的招牌,突然道,“我还想开一家海鲜酒楼,你觉得行吗?”
这令林熠有些诧异:“海鲜酒楼?为什么?”
李渔歌掰着手指数起来:“第一,咱们平时应酬多,要是自家有个酒楼,招待客户多方便?让他们直接尝到‘潮起渔歌’的味道,比我们说破嘴皮子都管用。第二,我观察迎凤街上的饭店很久了,只要用心经营,就没有不赚钱的。咱们靠着蛟川渔港,每天凌晨渔船一靠岸,最新鲜的海货就直接送店里,不比永城市面上九成的饭店都新鲜?最关键的是,咱们本来就是做海产生意的,酒楼要是开好了,‘潮起渔歌’的牌子就更响了,完全是一箭双雕的好事,你说是不是?”
林熠眉头微皱:“虽然都是食品生意,可开酒楼和咱们现在干的完全是两个行当,咱们都没经验啊。”
李渔歌道:“这方面肯定还是要请专业的团队来做,如果我们真决定要开,就得挖人了。”
林熠沉思片刻:“永城做餐饮的,谁不想在迎凤街上开家店。可品牌效应也是把双刃剑,‘潮起渔歌’的招牌挂上去,做好了能加分,做砸了可是会连累咱们其他产品的口碑,还真得慎重。”
李渔歌目光坚定:“那是自然,既然要做,肯定要做到最好。”
“位置呢?”林熠望向熙熙攘攘的街道,“整条街都挤满了,可选的地方不多。”
李渔歌朝着“好再来”那栋暗着灯的三层小楼抬了抬下巴:“这不就是现成的位置吗?”
林熠忽然笑了:“有意思,‘潮起渔歌’在街头,‘江南食府’在街尾,你和梁总的缘分,还真是很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