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她还是点击了“接受”。因为对方的 ID。
“李鸣”是她丈夫的名字,而“豆豆”是丈夫对自己的爱称,只有在浓情蜜意时才会说的那种。
点开视频,劲爆的画面直通天灵盖。苏勤庆幸自己手机关了静音。
视频中的人物没有露脸,但她很确认其中一位男性就是丈夫李鸣除了熟悉的嗓音和背影,还有他屁股上的菱形胎记。
苏勤心脏怦怦直跳,简直就要跳出喉咙。她抬头四望,商业街上人来人往,早已没有半点可疑的踪迹。
作为海城警校曾经的优秀学生,一分钟之内,她已经想出了好几套侦查方案,但最终还是放弃。
苏勤很清楚,这是一封逼宫的“战书”。对方使用这样的 ID,就是想告诉她,自己和李鸣关系之亲密,以至于连夫妻之间的秘事都一清二楚。身份不用说,肯定就是视频中的女人。
是一场赤裸裸的“阳谋”。
因为苏勤绝对不能容忍这样的背叛。以她自尊要强的拧巴性格,绝不会挽回已经脏掉的丈夫。也就是说,整件事,只需要让苏勤知道即可。
查出来又怎样?难道一哭二闹三上吊,求李鸣不要离开自己吗?
她不是那种人。
苏勤将刚买来的衣服送给街角的一位流浪汉,钻进结婚那年买的雅阁,油门一踩回了家。
当年她为了李鸣,放弃海城的工作,回到老家小镇做起了一名基层民警。一晃十一年过去,剩下的仅有这辆时常打不着火的破车而已。
她迅速回家收拾东西,却沮丧地发现,除了几件贴身衣物,家里的一切似乎都与丈夫有关。除了自己亲手制作的几本剪报。
年轻时,她有贴剪报的习惯,学生时代贴喜欢的明星,工作后贴感兴趣的案件和疑点。后来生活逐渐忙碌,就再也没贴过。
拉着单薄的行李箱,苏勤逃也似的住进单位职工宿舍。同事们大多在本地有房,空宿舍较多,她得以马上入住。
铁架上下铺以及蓝色格子的床单被罩,令苏勤想起学生时代。当年她报考海城大学差几分,阴错阳差进入警校,从此有了职业目标:做一名优秀的人民警察。
本来她有机会留在海城工作,但当时的男友,也就是李鸣,坚持要回来继承家里的小厂子,如果她留在海城就意味着分手。
母亲也劝自己说,同样是体制内,只有在家乡才能更好地发挥出应有的“优势”来。
她当时不懂什么意思,直到后来家族里有个什么事都找她,她才明白这所谓的“优势”是什么。然而几次下来,亲戚们发现她只是一介小职员,且坚持自己的破规矩不愿意帮忙后,又到处诋毁她,连带着母亲也开始数落她。
这些苏勤都觉得没什么,在小城市干基层一样可以实现梦想。最开始大家出外勤还带着她,比如那次的灭门案。但生了孩子后,由于经常请假,久而久之她逐渐被边缘化,成为给大家查资料、送快递、看监控的内勤岗。
一晃十几年过去,她也从当初满腔热血的小姑娘,变成了麻烦缠身的中年女人。闹,她拉不下面子;默默忍受,又太痛苦了。
一切都好好的,什么时候开始变成这样了呢?挂在墙上的老式夜光钟表滴答作响,她找不到答案。
我才 35 岁,难道还没绽放就要枯萎吗?
不,我才 35 岁,一切才刚刚开始。
接下来就是持续的失眠,一闭上眼,眼前就浮现丈夫出轨的画面。
心理医生告诉苏勤,可以找点别的事做,或者离开现在的环境,不要总想着令自己痛苦的事。
为了转移注意力,她翻出剪报笔记本,重温刚参加工作时的疑问和烦恼。第一页就是 2005 年的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