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的特色小吃,牛肉锅贴,因为小孙女爱吃。    一盒五个,用微波炉热一下再吃。 油香伴随着馅料的甜香,小小的她可以一口气吃掉两盒。 看着清晨被旁边包子铺门口的蒸汽,弥漫着的那条小路。    她脑中突然出现一个画面,白发苍苍的奶奶提着大包小包,从宁城的火车站一直到人来人往的南京站,辗转再回到宁城。 奶奶的包里那鼓鼓囊囊装着的,都是奶奶从姨奶家带回的表姑的旧衣物和她家乡的特色吃食。    那都是带给崇馥的,来自奶奶记忆最深处的家乡的,爱。    从小她就因为奶奶的耳濡目染,对南京这座城市十分向往,所以大学第一志愿,她报考了南京艺术学院,而不是其他几所北京上海的艺术院校。    她想好好看一看,奶奶的家乡,甚至她想留在那,她一直认为,那也会成为她的家乡。    大学四年,她对这座城市,看够了,吃够了,也玩够了,她不再把这里当成自己的第二家乡。 毕业后,她甚至可以说是迫不及待的逃离了这座城市,逃离了这,她儿时起就从奶奶的讲述里听到的,那她曾经憧憬过无数次的,南京。         黎衍的电话将她从回忆里拉回现实。    “怎么了?”    “你起床了吗,怕你迟到,第一天开工,给导演留下个好印象。” 黎衍居然还担心起她。    “这话应该对你自己说,你不也是第一天开工。” 崇馥不以为然。    “不一样,我是剧组老油条,你是新人,第一次进组,小心点。” “行,我吃早饭呢,等会吃完就去。” 崇馥准备挂电话。    “在哪吃?我也还没吃。” 黎衍追问。    “酒店楼下七家湾。” 崇馥只好报出地址。    “我和你说过吗,我特别喜欢南京的牛肉锅贴。” 黎衍夹起一个锅贴,对崇馥说道。    “没,不过我也挺喜欢的,从小就吃。” 崇馥心不在焉。       第一天进组,一切都是未知。 作为没有话语权的新人编剧,她就算遇到梦里面那般的憋屈情况,也只能伏低作小,忍气吞声。    在这个时代,演员的素质,良莠不齐,有的大热明星,作为演员,甚至在翻拍一部电影前,都看不下去那部影史留名的经典前作。 更有甚者,阅片量还不如普通观众。       影迷很爱这个行业,导演很爱这个行业,编剧很爱这个行业,每个幕后人员都是因为热爱,才会进入这个行业。    可有的艺人,选择演戏只是图个新鲜,或者为了更好的捞钱。    一切不由他们这些人热爱这个行业的人决定,资方用人看的是流量,看的是数据,看的是背景。    吃完早饭,崇馥跟着黎衍一起去到了片场。    一进去,就听见一个女声大喊一声,    “谁说不能坐的?你,坐!我看谁敢说!”

67.女人不能坐开工箱?那你从哪生出来的

这次的女主,崇馥提前搜索过,确认自己完全不认识她,连女主之前演的那些古偶电视剧,她都没有看过。 进到棚里,对于这场近在眼前,如火如荼的激烈骂战,崇馥只觉得这个女人的声音有些耳熟,但又想不起来在哪听过, “女人不能坐开工箱,那你从哪出来的?你不也是从那出来的?怎么了忘本了?” 女人伶牙俐齿。 “这是剧组的规矩,你算老几!” 男人不甘落后。 “迷信是吧,那我今天觉得你面相和我不和,我是不是一句话就能让你从这个组里滚出去?” 女人一句话终结了战斗,男人正半不服气半心虚的苦思冥想怎么怼回去。 这时,导演王翀终于来了。 崇馥走近想继续看究竟发生了什么,黎衍不放心,挡住了她,走在她前面。 吵闹已经停止,不少人都在围观着,哪有剧组第一天开工,一大早就开始吵架的,这个热闹没人想错过。 走近一看,只见一个怒气冲冲的女人叉着腰站着,旁边有个女孩,一脸不安的坐在了一个器材箱上,看着站着的女人,想站起来又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