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 她很难形容这种感觉。         一页页的往后翻阅着,大部分姓名都是那么陌生,唯有那背面的寄语,都是大差不差,好好学习,海内存知己之类充满少年老成和社会规训下,对彼此的美好愿景。    也有文艺挂的,比如当时的语文课代表写下: 春天来了,夏天还会远吗?    当时的她只觉得太过做作,现在回看,却觉得那是一种很纯真的浪漫憧憬。 对于毕业生来说,春天意味着分别前共处的最后一个夏天。        现在是 2022 年的初冬,她却感到春天好像要来了。    崇馥听着耳机里的音乐,情不自禁跟着吉他的 riff 跟着摇晃身体: 我觉得春天好像要来了, 因为没那么冷, 但没人忘得了冬天, ... 季节是这样, 要来了 就来了。 .......       她决定出去走走,在那个特殊的冬天。 这次就走远一些吧。    分手后,转租房子让她拿到了一笔钱,她现在就要带着这笔钱,迈向自己的憧憬之地。    彼时,美美到了涨粉的关键时期,江莛还在处理电影后期,黎衍的大制作电影终于杀青,胡定洧,不知道在干嘛。    随便吧,她现在只想去完成这趟旅行。       与大多人微信里的居住地「冰岛」不同。 她的微信居住地设置一直是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    十五岁第二次看《春光乍泄》起,她最想去的城市不再是巴黎,纽约,伦敦。 从那之后,她一直很想去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     等好不容易大学毕业了,因为疫情,和一场恋爱,一切计划全都被迫搁置了。    她只得买了十五岁时,没舍得买的电影同款伊瓜苏瀑布走马灯。 放在了她和胡定洧房间的床头柜上。       看着走马灯上的瀑布,和瀑布下的两人,胡定洧学着电影里的张国荣那样,用蹩脚的粤语对崇馥说, “不如我哋由頭黎過。”       在一起第 4 个月,他们在房间第二次一起看完了《春光乍泄》    爱情似乎总是以悲剧收场才更为深刻。    导演王家卫当初想了七种结局,最后选了这一种生离。 谁都没有死,死的是他们之间的爱情。    胡定洧抱着哭得不能自已的崇馥,和她约定等他试上这部戏就带她一起去。       她一直在等待他,有一天带她飞去世界上距离中国最远的地方。    她忘了她虽然没有蝴蝶的翅膀,但她自己也有腿,可以自己去。    她第一次知道去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机票,只要五千多。 第一次知道,原来布宜诺斯艾利斯是上海的对拓点。 在地理上有一个概念叫「对跖点」,就是你站在这个地方,直杵地心,穿到地球的另一面,那个点就是对跖点。 找个点凭直觉按下去,可不可按住你?                经过一次次的核酸检验后,她登上飞机,听着耳机里张国荣沙哑的旁白:    我由布鲁塞尔坐火车去阿姆斯特丹,望住窗外,飞越过几十个小镇,几千里土地,几千万个人。 我怀疑,我们人生里面,唯一可以相遇的机会,已经错过了。      听完这首歌,她打开了手机里下载好的《春光乍泄》,在圣地巡礼前,再看一次那些被定格下的场景。       语言体系的不同,不可避免的造成了,切换不同语言后,思想的差异化。 因此,解读一部中文电影的英文译名是一种很有趣的事情。    中文片名往往是电影某一段关键情节设置最抽象的概述,而英文片名却有着直击影片内核的直译。 爱情片里,最简单的直译片名应该就是《春光乍泄》的英文片名。    爱情本就是两个人协同合作。 大家一齐「happy together」       她想起那次,胡定洧和她一起看完后感叹道, “何宝荣寻找的是「happy」, 而黎耀辉从始至终要的是「happy together」”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