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捏了把汗。    那句模棱两可的话,全因在月光的映照下,亲密互动带来的浪漫氛围实在太美妙。 他一时没忍住才说出口,说完前两个字又有些后悔,于是想模糊一下意思,试探她的反应。 崇馥却一副不明白的表情,仿佛自己刚刚说的是外星语言,他只好自圆其说,提出只是想和她在一起拍一张合照。    以此来混淆她的判断,他们又回到了朋友的安全位,互相确认对方已经忘掉了昨天的一切。    至于胶卷和唱片,他完全可以让人送去,或者叫个跑腿,怎么着都能把东西送去,但他却让她亲自来取,就是想和她多一点单独相处的机会。       洗完澡他坐在沙发上,把相机里今天的照片全部导入手机,仔细翻看和二次构图后,他把照片发给了崇馥,其实他很会拍照,曾经有一部戏里,他扮演一位年轻的摄影师。 为此他去学了专业的摄影知识,买了一部相机,为了进入角色而练习着,在那之后他就喜欢上了摄影。    在天台上,看到崇馥又沉浸在了回忆和自己未曾抵达的世界里时,他有些嫉妒,只好用闪光灯将她唤回了他所处的这个现实世界。       一开始他就没想拍每个人都拍下过看见过的那个月亮,他只想拍他的月亮。    即便她不是他的,即便那月亮并不明白他的心。       洗澡时听见了手机提示音响起,崇馥擦了擦手,拿起台子上的手机,打开就看见了今晚的自己还有那一张和黎衍的合照。    睡前崇馥反复翻看着照片,来回放大再退出,之后又点开,她反复翻看的不是黎衍给自己拍的那些好看而特别的照片。 而是那张合照。      这时,她想起去年的中秋视频可以看了,起身来到书桌前,打开电脑里的邮箱,翻出定时邮件来。    打开里面的文件,看着那个和今天相差无几的月亮,她听到了胡定洧的声音,来自一年前,那个属于她的月亮,对她说, “我会记得和你看过的每一个月亮,尤其是 2021 年 9 月 21 日晚上十点十三分的月亮,我想我会因为你,一直记得这一分钟的月亮,这是你带我看的第二次月亮,我们还有很多个月亮要看。”    要记得的都会记得,可此时的留念却成了最大的讽刺。    她不愿再回忆那晚的月亮是否和今天的一样明亮,一样圆满。    月亮只为它自己而阴晴圆缺,它代表不了谁的心,人类总要强加于它好多执念与爱恨,何必呢。 她想起王菲唱过的那首《但愿人长久》,她找来播放,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别时圆。 .....       不应有恨,这里她记得小学时语文老师说过,这句是为了表达了月亮不应该对人类有怨恨,它偏偏只在人分离时才变得圆满。       可她那时只替月亮感到委屈,是人类不应该对月亮有怨恨才是,所有的恨,皆是源于人类将自己的遗憾移情给了月亮。 但现在她理解了,这是不可避免的,你总不能去恨那个和你分离的人,你只能选择迁怒于无辜的明月。    走到窗边,她看了看月亮,还好无论古今,无论身处何地,只要在这个星球上,看到的就是同一个月亮。 月亮与中秋节从古就是绑定在一起,看着一到夜晚便会出现的月,人类自然的想象出那上面会有嫦娥,玉兔,当人类仰望月球时,她们也像这样,在看着地球。 所以中秋是人类文明中少有的,专属于全人类盛大而浪漫的节日,这种浪漫与七夕和流传过来的情人节的并不相同。 在千百年甚至更久远以前,人类就寄托于它宏大而刻骨的美好愿景,它不是为爱情定制的浪漫,甚至不属于任何一种关系,只是单纯的,关于一切离别与团圆的节日。 她竟生出一丝与古人共通之感,还有对人类文明的情怀之感动。       她把今晚满意的照片都保存在了手机里,准备明天给奶奶看今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