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河伯刚坐下的时候,突然屋外传来了熟悉的呼喊声:“柳甲等!我家柳甲等呢?还在复习功课吗?”
呼喊他的,是他的兄长柳信,自从河伯得了个甲等上后,与自己关系非常不错的柳信便天天喊他柳甲等,招摇得仿佛是柳信自己得了甲等上一样。
“哎,想好生用功一番都不成呐。”河伯嘴上这么一说,手里是毫不犹豫地将书丢回书桌上,快步走到门口开门,却见柳信身后跟着一名衙署小吏,“这位是……”
“噢,这位是州府的书佐,他来寻你是要让你去衙署领取新的公验,毕竟是甲等上嘛!”柳信说话间颇为得意。
“新的公验?”河伯愣了愣,这才想起来,过些时日离开苏州,前往长安参加省试,自然是需要他的身份证明,也就是随身公验,否则长安衙署凭什么承认你是苏州来的考生呢?
“柳郎君,此刻有空吗?有空的话便随我一道去一趟衙署吧?”那名书佐很是客气,书佐之职属于府尹近吏,实际地位不低,倘若是其他考生,断然不会让他亲自来请,谁让这柳家小儿是这么多年来唯一一名甲等上呢?
“有空有空。”河伯点点头,随后心中惋惜今日又不能读书了,哎……
河伯这边跟着书佐来到州府衙署,柳信也跟着一起来凑热闹,恰好见到先前另外两名甲等考生取了公验出来,柳信顿时挺起胸膛,与两人擦肩而过,结果故意不小心撞了一下,他急忙俯身给两人掉落的公验捡起来。
“抱歉抱歉,着实抱歉,哎呀,两位郎君不是本次解试的前三甲吗?幸会幸会……我?噢,我是陪我胞弟来取公验的……我胞弟是谁?哈哈哈哈哈……他便是……”
河伯遮着自己的脸,假装完全不认识柳信,匆匆跟着书佐进了衙署之内,平日里那些趾高气昂的衙署官吏见到河伯,皆纷纷前来问好,河伯也只能笑着点点头。
公验领取的流程并不复杂,由州府长史亲自给河伯加上贡生身份后,加盖印鉴即可。
“唐永淳二年,江南道苏州府甲等上贡生,柳氏柳毅。”
长史笑着将盖好的公验交给柳毅,随后道:“柳郎君,本来府尹应该亲自来给你盖印的,可惜他这些时日恰好在外巡视,只能错过了,他让我代为祝贺于你,之后前往长安参加省试,凭你才学,进士及第犹如探囊取物,到时衣锦还乡,府尹与我必出迎三十里!”
“长史客气了,我努力我努力。”河伯额头不由渗出了一滴冷汗,他有什么才学,只有他心里最为清楚。
不过,他倒是有些恍惚,这么快……便要离开苏州,去往长安了吗?
马上开启新旅程了吗
要去去长安哩!
又见长安!
安!
又要去长安啦~
安!
新地图要来啦~
前面的区域以后再来探索吧(?)
第二十六章 一路直往长安去
解试过后,获得前三甲的贡生便要为省试做准备,由礼部主办的省试通常会在解试来年的开春举行,届时整个长安都有挤满从大江南北而来的考生。
不过,莫要看如今还只是秋季,距离明年春天还有好几个月的时间,实际上,像苏州地界的考生,是不可能等到春天才出发前往长安的,两地水陆之距,足有四五千里地,马不蹄停之下,也得花费将近两个月。
并且远途而来的考生还需要考虑行至深冬时,大雪封山的情况,至于中途遇到的其他各种状况更是难以预估,因此,如河伯这般的启程时日,属于非常常见的情况。
柳家众人,只要是能下地走路的,尽数出城欢送河伯,河伯虽然很想收敛一些,但也架不住这些亲眷想来凑凑热闹,毕竟他是柳家这么多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