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肯定答,长孙无忌的父亲长孙晟乃是一代名将,姿仪俊美,箭术拔群,民间所流传一箭双雕的典故便是形容他。

李小六插话,学到了。难怪嫂嫂也长得好看。

李世民续道,可惜天不假年,你嫂嫂八岁时父亲去世,长孙安业不顾孝义与骨肉亲情,将兄妹俩和继母逐出家门,于是他们只得凭靠舅父高士廉居住。

他怜惜亲妹与一对年幼的外甥,因此多加照拂,还做主牵线促成了甥女与李世民的婚姻,是故李世民亦很感激这位舅父。

原来如此。李小六醍醐灌顶,又同情地感慨,嫂嫂十岁便遭遇流离,她一定很难过,你要待她更好一点。

李世民道,凡你能想到的我皆早想到,还用你叮咛。

翌日清晨,李秀宁便依前言,架鹰牵犬驱马到府,来接李小六共赴终南山游猎。

李二郎一闻是他最擅的打猎,当即跃跃欲试提出同往,李秀宁白他一眼:“二郎一月要猎上十回,再携你恐阿耶责我不把你引入正途,你还是趁早打消这念头,待家中歇着罢。”

言毕,即带上李小六扬长而去。

足足至酉末戊初,李世民方等回一身疲惫却满载而归的李惜愿。

问她今日玩了甚么,李惜愿蹲身清点战利品,心满意足答:“姐姐姐夫带我在终南山脚下猎野兔和小鹿,吃了烤鹿肉,蘸上胡椒和豆豉极其鲜美,我们又爬山登高望景,还比试了赛马。”

李世民面露怀疑:“你比得过他们?”

李惜愿点点头:“我还赢了一只刚出生的小兔,姐姐让我带回家好好养,说兔毛成熟以后可以换钱。”

她将手中的竹笼捧予他瞧,李世民这才发现原来里面藏着一只白兔,毛色顺滑,憨态可掬。

他纵对妹妹今日快乐心生羡慕,思忖多半是李秀宁夫妇承让,面上仍酸意十足,道:“小六不知,今日裴大夫长子裴行俨亲自来寻你送拓本,可惜你不在,他瞧着甚是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