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自觉看透了真相,也没有责怪女儿的意思,不过不同的孩子不能一样对待,恪靖和其他女儿就显得不一样,宜尔哈这样的,其实也算璞玉了,不明白背后的道理却能凭直觉弄出动静,是个办大事的底子!
为此,康熙不打算给她随便发嫁了,遇到王公们旧事重提时,他便想试探试探女儿的意思再择人定下。
只是事情很不凑巧,问询的太监来时甄楣病得有些重,康熙只能作罢,面对王公再三的请求时,他十分为难。
虽然并未为难多久……
没两日,一位侍女如丧考妣的请见。
“我们格格,殁了!”
第55章 公主(32) 她在和系统闹脾气。……
“怎么会?前两日脉象不是还平稳么?”康熙有些恍惚, 也有些不可置信。
他懂医理,不说医术多么高超,起码的脉案是能看明白的, 小女儿虽然病了,但从诊断到用药都没什么问题,因此他也没觉得有什么大事, 只当是寻常生病,过一阵子就好了, 只去年小女儿就生过病,当时比现在严重反而熬过来了,他从未觉得这次能出什么问题。
但世事总不能以常理论之,生死的事哪有什么十拿九稳, 一场风寒就可以夺去生命,他的这个女儿, 就如此猝不及防的离去了。
经历了数次丧子的康熙到底还是从心底接受了这个答案。
情绪多少有一点,但康熙很快就开始思考后续之事, 之前他隐约给一位王爷透了口风,现在事情不成, 还得把这事圆上……
“皇上”
不等康熙吩咐,重新梳理脉案确定没问题的这点时间过去,那位蒙古台吉就带着儿子哭着进来了。
“为公主把婚事办了吧!”
这话叫人错愕, 看这哭的样子,显然是知道了噩耗, 但哪有人为了没敲定的婚事死都不介意的, 不是变态就是另有所图。
显然没有人会对着康熙这个老父亲提出变态要求,这家人有自己的打算。
康熙没有立刻回应,但胤禑知道动静特意去打探, 明白了这件事发生的始末
首先康熙在位四十多年,联姻十分频繁,许多部族都嫁去了公主郡主,所以此时提起婚事的,本身就是之前没怎么联姻的部族。
换言之,可能就是势力不大或者位置不好,比较辛苦的地方。
至于为什么在十六格格这个身份上这样主动,有两点原因胤禑觉得比较重要。
一是甄楣成为十六格格之后体现出的能力,虽然她并没有正面出现在这些人面前,但是从敦恪公主的转述,康熙的夸奖中,不难得出这是一个有想法之人的结论,这种家底子不厚的地方不会介意有一个厉害的女主人。
二是,康熙出生的女儿不少,活到大的可不多,目前十六格格是唯一的选择了,之后康熙未必还能有女儿出嫁,看康熙的态度对这个十六格格又比较亲近,显然娶了她会和宫里的联系更密切。
不要小看这一点,就算看着都是差不多的待遇,但人心都是肉长的,亲近的人自然更好说话。
至于为什么会在这一次试图定下亲事,可能也有几家互不相让的原因,最开始只是某一个人提出定亲,后面就都卷上了,不仅要定,还希望能现在就定。
出现在康熙面前语出惊人的,已经差不多是优胜者了,他们……
不甘心。
定下一桩名义上的婚事是有好处的,起码身份上就是康熙的亲家了,这里面的东西胤禑就算懂得不多也能够猜到一点。
人已经没了,并不耽误正常的嫁娶,又能有个好名头,付出的只是一个妻子的名分。
至于这种明晃晃的目的为什么敢说出来,不过就是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