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自小是邻居,成人后看对眼自由恋爱,卡着法定婚龄领的证。双方都是家里独苗,成长路径顺风顺水,多少带着些小孩心性。即使组建小家庭有了女儿,他们大开大合的脾气也没有收敛多少。

爱的时候,会当着女儿面腻腻歪歪,感情浓得化不开。为点小事爆发战争的时候,又跟仇人似的,乱砸东西恶语相向。情绪一上头就提离婚,次次把女儿叫到跟前,逼她做选择,到底跟妈还是跟爸。女儿吓得哇哇大哭,他们立刻又会和好如初,抱紧孩子互相道歉。

或许正因为女儿是他们爱的结晶,理所应该地,也成为他们化解争端的不二法宝。

小温慧消化不了父母时好时坏的情绪,压在心里时间久了积郁成疾。可切实存在的家庭温暖又令她感到矛盾。父母给了她吃穿不愁的安逸生活,她觉得自己没资格,也不应该生病,所以将一切归因于自己太敏感,太脆弱,太矫情。

周蒾努力学习,是为了创造奇迹。而温慧的努力,是为了麻痹自己逃避现实。

她发现只要坐到书桌前,大动干戈的父母哪怕吵得再凶,也不会打扰她学习。保持成绩优异,逐渐地,也为她赢得了某种家庭“权威”。忍无可忍只要她大声吼一句“别吵了!”,父母就会瞬间止戈,噤若寒蝉。

分数成绩是温慧反制父母的“利器”,却并没有带给她快乐。

直到高二,她偷偷开始和隔壁职高,一个叫小石头的男生谈恋爱。

情窦初开的快乐是藏不住的,温慧变得开朗爱笑,同样没能逃过同桌周蒾的眼睛。

她不说,她不问,这是女孩之间天然的,通过意会就能传达的秘密。

同样地,保守住这个秘密,温慧无需叮嘱,周蒾自然会守口如瓶。

尽管日常中,她们仍是关系普通,淡如白水的一对同桌。

可世界上毕竟没有不透风的墙。

高考前夕,偶然得知女儿早恋的父母大发雷霆,采取各种强制方式“棒打鸳鸯”,温慧因此大病一场,以至于拖着虚弱的身体走进考场。大失水准的发挥换来仅够上大专的分数,分别前班级最后一次聚会,温慧没有出现。

离开云南北上求学的周蒾,也就此和温慧断了联系。

一年多前的某个深夜,周蒾的手机里突然跳出条陌生号码发来的信息我又突发心悸了,这一次好像更严重。

那一刻,周蒾又变回了多年前仗义的同桌,当即决定乘早班机回昆明。抵达候机大厅,她才打电话向老板告假。路东祁还纳闷,优秀员工怎么也有先暂后奏的时候。追问起请假原因,周蒾只说家里有急事。

温慧在政务中心附近与人合租,三室一厅,她住主卧。

周蒾下飞机马不停蹄找上门,把形如枯槁的温慧从凌乱大床里拔了起来。

既要粉饰太平隐瞒父母,又要正常上班隐瞒同事领导,温慧心力交瘁,已经没有丁点能量支撑她走进医院。最后的力气全部用来发短信,是周蒾带着她求医问药。

短短三天时间的陪伴,温慧讲了很多很多话。

关于她似幸福又不幸的童年,关于她和小石头更不幸的爱情。

高考失利,父母将所有责任归咎在小石头身上,变本加厉阻拦温慧和他来往。麻嬢嬢同样反对儿子和温慧交往,一是因为她有门户观念,农村单亲家庭配不上省城小康之家。二是她也觉得温慧高考失利儿子有责任,他会耽误优秀聪颖的小慧。

所有人都反对,一对刚刚成年的小情侣不得不假装分手。

因为他们清醒认识到,至死不渝的爱情不会打动双方父母,只有普遍意义上的“成功”带来的自强自主,才有可能获得家人认可和祝福。

为了尽快独立,更为了证明自己不是被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