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进了廊檐,虽然穿着蓑衣,但身上早已被大雨浇湿,正往下滴着水。

大牛脸上也露出了忧色,开口说道:“地里倒了不少苞米,我们都拾回来了。”

雨再不停,还会有更多的苞米遭殃。

然而,雨越下越大,半点也没有要停的意思。

空气中,潮湿又压抑。

沈青黎说道:“快回去换身衣服,别着凉了,去灶房让张婶给你们熬些姜汤。”

“是,王妃。”两人行了礼,便退下了。

沈青黎看着两人放在地上的那堆苞米,弯身掰了一个。

外面的青皮一剥,露出了金灿灿的苞米粒。

其他的苞米,长须都已经发黑,秸秆也都有些枯黄,能收割了。

庄头犹豫道:“这雨也不知道下到什么时候,要不要先把苞米收了?”

那么多苞米收回来,没有太阳,堆在一起也容易烂。

沈青黎道:“再等等,若明日雨势还不停,再做打算。”

说罢,抬头望天。

天边翻涌着大片大片的黑云。

也不知道其他几个庄子情况如何。

心底的愁绪,很快又被敛下了。

这几百亩苞米,她已经尽力了,要是真的因为这场大雨,颗粒无收,纵有惋惜,但事不可为,明年再种便是。

沈青黎弯着唇角,抱起地上的苞米,对锦一说道:“带上这些苞米,咱们去灶房。”

庄头看着她脸上豁达的笑容,那颗焦躁忧虑的心,忽然之间,也安定下来。

锦一带上剩下的苞米,两人一起去往灶房。

张婶子正在熬姜汤,见她进来,忙要起身行礼。

沈青黎抬手,示意她不用多礼,笑着道:“你忙你的。”

她拉了张凳子,坐在廊下掰苞米,一口气掰了十来个。

锦一抱起那些秸秆和青叶去后院喂牛羊,还有马和驴。

张婶子熬完姜汤给她打下手,帮着把苞米洗净,然后,又去剥虾仁。

庄户人家的小子最喜欢上山捉鸟,下河摸鱼,尤其是那些半大的小子,根本闲不住,见下雨了,就带着网兜和水桶,去水塘里捞虾。

秋日的虾最是肥美鲜嫩,张婶子手脚麻利,沈青黎刚炖上苞米排骨汤,她已经剥了一大碗的虾仁。

洗净后,沈青黎将虾仁用调料腌制了一小会儿,然后和苞米粒一起爆炒,香味飘了出来,馋得人直流口水。

之后,她又蒸了一锅苞米。

然后,另起一锅,要煎苞米烙。

“张婶,火小一点。”

张婶子应了一声,扯了一根木柴出来。

因为,撒了精细的白糖,灶房里,弥漫着香甜的味道。

张婶子止不住地咽口水,伸出了脖子往锅里瞧。

她活了大半辈子,并不是嘴馋的人,可王妃每次下厨,馋虫全被勾了出来。

正好,锦一喂完牲畜回来。

沈青黎招呼两人:“阿锦,张婶,来尝一尝,看味道如何?”

张婶有些拘谨。

沈青黎笑意吟吟道:“我第一次做,不知道好不好吃,帮我试试味道,看需不需要改进。”

张婶这才拿起筷子夹了一块。

苞t米烙金黄松脆,香甜可口。

她呆了一瞬,惊呼道:“我滴亲娘,这也太好吃了。”

一块吃完了,张婶子还回味无穷。

锦一本就喜甜,尝完之后,双眼发亮:“王妃,真的好吃,咱们可以多做一些,苞米够不够?我再剥几个。”

沈青黎笑眯眯道:“管够。”

外面大雨滂沱,湿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