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三十廷杖打完,孙学礼牙一咬,取下鼓槌,用力一敲。

“咚!”

鼓面震动,登闻鼓被敲得震天响。

众人的心,也随着鼓声,咚咚咚地跳动。

......

紫宸殿。

晋元帝正在批阅奏折,隐隐听到有鼓声,眉头皱了一下。

他朝殿外喊了一声:“福全,”

福公公连忙进殿,躬身道:“老奴在。”

“哪来的鼓声?”

福公公早就听到鼓声了,在晋元帝喊他进来之前,已经让小太监去查看。

他垂首敛息,小心翼翼地说道:“好像是从宫门方向传来的。”

那就只有登闻鼓了。

晋元帝目色沉沉。

殿内的空气陡然冷凝起来。

前去探听消息的小太监,在半道上,碰到前来禀报的侍卫,一听宫门外的情况,吓得大惊失色,一路飞奔到紫宸殿。

他慌张禀道:“陛下,宫门守卫来报,有国子监的学子敲了登闻鼓,状告宴王妃。”

按计划,事情闹大后,应该由京兆府审理,却闹到了敲登闻鼓。

晋元帝转着手上的玉扳指,吩咐福公公:“宣沈氏几人进宫。”

“老奴领旨。”

福公公一路快步奔到宫门口。

宫门前,黑压压的一片,望都望不到头。

他心头怦怦,跳得飞快,朝沈青黎行了礼,指着孙学礼几人,说道:“王妃,陛下宣您和这几个学子进宫。”

沈青黎道:“这几位学子口口声声说朝廷徇私枉法,今日,便当着天下人的面,请陛下出宫来断一断,以安天下学子之心。”

“这这这......”

“有劳公公回宫通禀一声,我等在此恭候陛下。”

福公公一脸凝重之色,高声道:“大晋有今日之太平,宴王和玄甲军功不可没,陛下皇恩浩荡,不忍有功之臣陷于囹圄,是等案子水落石出,并非徇私枉法,诸位放心,国法如山,任何人都不能例外。”

这话,既是说给那些读书人听,也是在劝沈青黎。

沈青黎却道:“世间千千万万人,各有其心,只有现于人前,世人方才相信国法如山,不会为谁徇私!”

话音刚一落地,人群中,传来一声声高喊。

“宴王妃说得没错,请陛下出宫。”

“请陛下出宫!”

福公公见劝不动,对沈青黎拱手道:“老奴一定禀报陛下。”

沈青黎颔首。

福公公又匆匆赶回紫宸殿。

晋元帝听完,一股戾气和怒火涌了上来,他抄起一旁的茶盏,狠狠地掷在地上。

“放肆!沈氏她好大的胆子!”

福公公慌忙跪了下来:“陛下息怒。”

其他宫女太监也跪了一地,一个个屏息叩首,恨不得将自己缩成一团,免得被晋元帝看到,触了霉头。

出了宫,一切便难以掌控。

稍有不慎,便会节外生枝,满盘皆输。

他是天下之主,尽掌生杀大权,沈青黎敢逼迫他。

晋元帝怒不可遏:“息怒?朕如何息怒!”

福公公身子俯得更低了。

谁都不敢开口。

晋元帝的神色更阴沉了。

许久,他咬牙切齿道:“出宫!”

......

登闻鼓一响,更多的人涌向宫门,百姓议论纷纷,一传十,十传百,不过是片刻间,整个长安城都炸开了锅。

晋元帝一出来,众人纷纷跪下来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