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父母时不时端来的水果。
四季轮转,光照从明亮变得昏暗,日子一页页翻过去,他们都说只要上了大学就好了,但从没有人教过她之后怎么走。
走进心家刚建成不久的大楼,薛岚穿过一排排的工位走进了组长办公室,里头坐着一个西装笔挺,小鼻子小眼的男人,胸口的工牌上写着李涛,一见了她便笑出了一口白牙。
“小薛是吧,简历我看过了,很优秀,你今天先熟悉一下,之后有人带你上手前端的事。”
薛岚不知道该以什么样的表情面对对方,只能尽力挤出一个笑脸来,感觉手心里已经沁出了丝丝缕缕的薄汗。
这里的人太多了。
薛岚去到工位,坐下,发现自己的注意力完全无法集中在面前那方再熟悉不过的电脑屏幕上,她能听到远处同事的窃窃私语,咖啡机的声音,打印机的声音,全都混作一团,让她几乎无法呼吸。
唯一的好事是,她要做的事情对她而言并不陌生。
早在大学里,她就参与构架过校园网,心家的线上系统也并没有复杂太多,她强迫自己将眼下的一切都当作过去学生会里的工作,然后等她再回过神来时,玻璃幕墙外的太阳早已西斜了。
大三那年,虽说薛岚还是个实习生,但是她很快就开始做起了正式工才会做的工作,最初是维护系统,不久后就被调入了新项目,开始接触心家即将花重金开发的人工智能估价模型,学习数据的预处理以及机器学习算法原理。
偶尔在老家的父母也打电话来问情况,只是不同于钱安这个日新月异的地方,网红店开不到两个月就要换新,奶茶过一段时间不点就要倒闭,在薛岚的老家铜岭,家楼下的饺子店和铁锅炖轻轻松松便能开到二十年,她的父母也是一样,这些年来毫无变化,对大城市职场的认知还停留在多年前的那本意林杂志上,在面试时扶起了扫帚就能被面试官录取。
父母问她,实习怎么样,有没有和同事打好关系,在公司里有没有眼力见,在开会时给老板倒茶。
薛岚抓着手机默默地听,她想到昨天开项目会,李涛讲完 ppt,有个实习生从第一排一直冲到最后一排给会议室里开了灯。
薛岚想过要开灯吗?
她当然想过的。
早在李涛的 ppt 讲到倒数第三页的时候她就想到了,她的心跳加快,视线在李涛,ppt 和那个小小的开关之间来回游移,薛岚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但是她的双腿在此刻仿佛灌了铅,脑子里的程序乱作一团,警报和光标闪烁不停,回车却始终无法按下去。
“啪。”
最终,在薛岚回过神来时,会议室里已经亮了起来,她还坐在原地,而李涛的目光在她身上划了过去,最终说了一句:“小薛把今天的会议记录整理一下,之后发到群里来。”
薛岚忍不住想,如果她去开了灯,事情会变得怎样?
她就可以不用一边做着手头的工作,一边整理会议记录了吗?
人际关系不是一串代码,无序且错乱,很多时候即使敲下了回车也不会给你一个结果,更无法在沙盒里试错,薛岚早在大学时就模糊感觉自己搞不定这个。
薛岚并不是一个执着于内耗的人,只用了几天,她就听不到工位上嘈杂的噪音了,她步入了和过去一样的流程,午休时一个人吃饭,开会时一个人坐角落,这些事她都可以很快习惯,只要不影响到她的工作和工资。
可偏偏,很快薛岚就发现,这样行不通。
被压在她身上的工作越来越多,她就像是一台在角落里独自运转的机器,所有人过来,将任务交给她,扭头离开,从来不管任务是否能够完成,但是却又要在第二天的会上看到结果。